單單看這兩條,別說五萬人,有一萬人報名那都算是不錯的。
但是接下來的條件,就真的讓人心動了。
但凡報名計程車兵,每人安家費兩百貫。
僅此一條,幾乎大量計程車兵心就開始跳動了。
在軍隊軍餉改革前,士兵的地位極其低下,許多士兵甚至是罪犯充兵,完全沒有自我。
此前也並非是以寶鈔結算軍餉,而是以糧食,比如大米,小麥,計算單位為石,升。
像是罪犯充軍的這種,死了就死了,一了百了,朝廷也不追究你的罪行了,給收屍已經是仁至義盡。
對於很多士兵,其實給口吃的就不錯了,尤其是在戰亂的年代,哪裡會存在什麼當兵拿餉。
而正規軍的話,其中區分為戰兵,輔兵。
輔兵的待遇就很一般,兩三石大米給家眷就行了,如果沒有家眷的,自然就是到了指揮使手裡,甚至有些明明有家眷的,也會被貪墨。
戰兵的待遇就好很多,一般情況下指揮使不存在貪墨戰兵的撫卹金,會上報
朝廷送到其家眷手裡。
當然,除開撫卹金外,軍戶體系也是個福利。
父死子承的軍戶體系,在得到撫卹金後,哪怕是未成年的兒子繼承了軍戶的戶籍,每月同樣能夠領取到一定的糧食,發財自然不可能,但餓死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現在朱英軍隊改制,待遇上自然提高了不少。
首先是軍戶體系的世襲被打破,這意味著哪怕父親是軍士,兒子也不必是軍士。
其次就是錢糧。
現役軍士的吃喝基本上由軍隊統一負責,除此之外再有月錢。
普通的輔兵,後勤兵,每月可得寶鈔七貫,戰兵十一貫,有官職的,比如說小旗,總旗,自然就會更多。
像是百戶級別,每個月差不多有八九十貫鈔了。
這也看地區而來,比如邊疆地區還會有津貼,就會多一些。
對比起目前大明的經濟情況,好像不怎麼高,但士兵們都是包吃包住,其中包括軍備全都涵蓋在內,得到的月錢完全是能夠全部存下來的。
出戰的時候還會有戰爭補貼,立功還能封賞,在繳獲足夠的情況下,還可以分上一筆。
歷朝歷代計程車兵都沒有這個待遇,不能說不錯,已經可以說相當高配了。
也就是朱英搞經濟,讓大明的國庫富得流油,才敢這麼玩,換做其他朝代,這樣的軍餉制度能夠把國家直接拖垮。
其實關鍵還是在於對世家大族的打擊,畢竟從前的朝代,這產出的錢糧,八成入了世家大族的口袋,朝廷跟百姓共分兩成。
朝廷雖然收天下賦稅,可還要承擔饑荒,俸祿,賞賜,軍餉,戰爭等一切開支,其中還會冒出大量貪官貪墨朝廷錢糧,所謂千里求官只為錢,是以多數朝代的朝廷自然就捉襟見肘了。
在撫卹金上,如今的大明可謂是很高。
起步就是五十貫鈔,哪怕是後勤兵,輔兵,都是這個價碼。
戰兵的話就有八十貫。
如果是小旗,總旗,百戶,自然更多。
所以朱英給出安家費兩百貫,這等於提前給你發放數倍陣亡撫卹。
朱英很清楚,五萬遠征軍自亞洲東北部,橫跨白令海峽去往北美,再幾乎橫渡整個北美大陸,前往南美。
這其中的距離,估算至少都有四萬裡地左右。
哪怕是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一天五十里地,一年一萬八千多里,也差不多需要三年的樣子。
實際上肯定沒這麼快。
這跟後世的長征不同,並不需要應對戰爭,亞洲東北部幾乎都是無人區,即便有些小部落,哪裡敢於招惹五萬大軍,怕是周邊所有部落加起來,也就幾千口人。
唯一需要面對擔心的,就是惡劣的自然環境了,所以朱英才會選擇三十五歲以下計程車兵。
年輕點,身體素質自然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