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現在倭國那邊,可跟大明完全不能比。」朱棣開口道。
朱高熾回道:「兒臣自然是明白,不過現在的倭國戰爭剛過,短時間內肯定是和平的狀態,主要在於內政上的管理。」
「兒臣不才,自幼跟諸位老師學習,在於內政上面雖有所差,但亦可慢慢踐行。」
聽到這話,朱棣原本想要訓斥的心思,逐漸的收回。
這個時候他才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在燕王府中,若說學問這一塊,好像還真就是自己平時看不慣的這個長子最為出色。
老二老三什麼情況,也就不用說了,基本上是跟自己一個德行。
在倭國那邊,朱棣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去晉王朱棡的城池時,他彷若是看到了在京師這裡的震撼感。
而自己想做,卻又不知道從何下手。
從軍事行動上來說,主導高麗,朱棡,朱榑一起攻打倭國三城的他,無疑是最為成功的。
可是在這之後呢。
戰爭不再是主旋律,發展才是。
總不可能天天帶兵去對倭國那邊進行一個劫掠吧。
額,這麼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倭寇都能侵犯大明沿海,怎麼自己就不能幹呢。
不過目前還是在於內政之上。
遲疑了片刻後,最終朱棣還是點頭道:「行,這番去倭國,你便隨我一起去。」
話是這麼說,其實朱棣已經打定主意把城池的管理交給自己的兒子了。
而自己就主要去負責軍隊的訓練。
就讓長子給自己來幹後勤。
....
次日。
朱英把朱棡,朱棣,朱棡都召到了自己的坤寧宮。
「三皇叔,四皇叔,七皇叔。」
朱英抬手作揖。
三人也是趕忙回禮:「拜見太孫殿下。」
朱英也是乾脆,直接便就開門見山:「這次請三位皇叔過來,主要是商談一下關於倭國三城的情況。」
聽到這麼一個開頭,首先皺眉的就是朱棣了。
難道昨天說的話就不算數了?
今天把我們召集起來想要改掉昨天的說法?
朱英說到這裡,略微停頓了一下後接著說道:「目前倭國三城對於大明極為重要,若是三城穩固,則大明之沿海,再也無憂倭寇之憂患。」….
「因此三位皇叔實在是身肩重任。」
「是以在昨夜我左思右想過後,便想能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三位皇叔能夠迅速的發展。」
聽到這話,三人頓時放下心來。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邊往後就是自己的藩國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可謂是無比的自由。
現在太孫這個意思,還是要給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