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是一種天性。
尤其對於商人來說。
有道是無女幹不商,不要去相信商人講究什麼道德品質,能夠壓榨,自然就會想盡辦法去壓榨。
當然,這裡面多少還是會有一些良心之輩的,不能說一棍子的打死。
剝削工人的月錢,可不是說某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其中最厲害的,反倒不是工廠的老闆。
南方人稱「老闆「,指的是商號的主人,也就是北方說的‘掌櫃,東家等等,的意思。
老字取意辦事老道,板字取意為商者應有品。
所謂信則立,門中有品才可以稱為板。
所以稱‘老闆,。
工廠的經營模式和常規的商號有著很大的不同,是以老闆的稱呼開始盛行,從某種程度上跟常規的東家,掌櫃有所分別。
朱英很是驚訝的發現,這些工人的月錢,竟然多數是被所謂的工頭所拿走了。
牙人也只是在其中收取了一部分。
工頭也是工人,也需要做事幹活,他們一般是工人的同鄉,麾下跟著十幾個或者數十個一個村裡來的百姓。
一個工廠裡,即便是比較少的,也有數百人之多,而這些工頭,便就是頗具威望。
哪怕是老闆,也需要對其有三分依賴,否則很有可能就直接帶人就不幹了。
這般看上去,好像是工人自己的問題。
實則不然。
還有誰會嫌棄錢多的嗎。
工頭的出現,是一種惡霸勢力的表現,他們往往有著自己的關係,將其中強佔多得,分給一部分給老闆,一部分給牙人,餘者自己揣進腰包。
大部分的工人,是敢怒不敢言,因為在這一塊的管轄,相當於一個空缺,無論是衙役捕快,都沒有去在意。
而且大多數的工廠,一般並非是在鬧市之中,多為人煙稀少的郊區。
自然官府的統治力度,就顯得低了很多。
能夠做工頭的,在鄉村裡本身就是橫行慣了,普通的百姓,根本無法避開。
你若是不交,過年過去照樣給你整一頓,跑都沒地跑。
再者說,這也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你不在這個廠裡做,就得去那個廠裡做,一樣會有工頭的管轄。
「真就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啊,古今往後,俱是如此。」
當年瞭解到事情的真相後,朱英有些感嘆著說道。
不管是從前,現在,甚至是在久遠的未來,這樣的現象,當真是一直存在。
用簡單點的詞彙來說,這便是霸凌。
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其實想要真正的打探出來,還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是朱英親自去詢問,大多數已經被欺凌習慣的工人,根本不會真正的把事情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