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在解除禁運的後邊,北元這邊還有一些其他的附屬條件。
可大明太孫這才剛來,便就爽快的答應了此事,後邊的條件就有些難以啟齒了。
倒不是說北元這邊臣子們的臉皮薄,能夠來幹外交談判的,哪個不是臉皮厚得火炮都打不穿。
箇中的關鍵就是在於朱英大明太孫的身份。
如果貿然唐突,等於是沒有給朱英顏面,這個就比較重要了,一個不好可能此次談判都會徹底的破碎。
對於大明太孫跟大明燕王不合的一些訊息,便是北元這邊也早有耳聞。
如果大明太孫真的棄大明燕王於不顧的話,可就真的很難辦了。
此時,哈爾臺吉只能將目光轉至於歐安民身上。
哈爾臺吉的本事都在行軍打仗上,本事也比較少言寡語,便不知道怎麼來應付。
歐安民見此,自然也只能是站出來作揖道;「前朝遺老歐安民,拜見大明太孫殿下。」
歐安民很聰明,並沒有用北元大臣的身份,而是以前朝遺老的身份來交談。
因為北元大臣,在這個時候,是沒有資格跟大明太孫來說話的。
前朝遺老就完全不同。
因為朱元璋在成立大明的初期,是承認了蒙元在中原的正統統治地位。
北元現在雖說也算是蒙元,但從各方面來說,已經是有很大的不同。
最主要的是大明不予認可北元和蒙元的關係。
「原來是歐御史,本宮雖說年幼,但也是聽說過歐御史的名聲,當初大明初立,還曾經遍尋過歐御史,可惜是沒能尋到。」
「如今看來,歐御史還是比較惜念舊情,便是自己漢人的身份,也都顧不上了。」
簡單的一番話,直接把歐安民的身份給壓下去了。
也就是朱英不混儒家圈子,所以才沒有這麼多的講究。
說到底,歐安民的祖祖輩輩都是漢人,這等於忘卻了自己的祖先,那還留什麼情面。
歐安民也沒想到朱英會如此的直接,但卻只能是忽視這個問題。
真要計較起來,他也很清楚,自己可沒什麼好辯解的。
再次作揖之後,歐安民直言道;「殿下解除禁運,對於整個草原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功德,草原上的百姓,都會在心中為殿下祈禱。」
「只是如今的草原千瘡百孔,民不聊生,飽受疾病和飢餓的折磨。」
「因此老朽斗膽請求殿下,施以援助之手,救救這些百姓。」
歐安民說完之後,北元這邊都是急切的看著朱英,心中提心吊膽,生怕惹到大明太孫有什麼不開心。
在這個皇權至上的世道,很有可能因為一句話,就會導致數十萬上百萬的傷亡出來。
其個人的情緒,甚至能決定一國之興衰。
由不得北元這邊不緊張。
朱英將北元大臣,包括是哈爾吉臺的神情盡收眼底,微微後仰靠在椅子上,笑著說道:「沒問題,多少糧食,都是可以談的。」
這話一出,北元這邊頓時鬆了口氣,沒想到大明太孫這邊好說話。
「不過嘛...」
就在北元以為這次談判會因為大明太孫的加入會變得很簡單時,朱英一句轉折,又讓原本掉下去的心,一下子又飛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