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這邊,三十萬的軍隊在行走的時候,拉成了很長的隊伍。
因為山路崎嶇,叢林茂密,因此大多的人員反而很是不好行走。輛
長期帶兵的靖寧侯葉升很快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當即叫來普定侯陳桓。
「我軍人數過多,行動艱難,前邊便就是隘益、雞陵二關,如若是直接過去,想要一鼓作氣的拿下,必然會造成大量損傷。」
「你分兵十萬,從左側方繞路而行,我等分兩路夾擊過去。」
「如此這般可更快破關。」
普定侯陳桓點頭認可
。
在這種狹長的道路上行走,大軍的前頭後尾拉扯過長可不是什麼好事情。輛
在這周邊,時不時有些安南遊兵進行騷擾。
不過暫且對於明軍來說構不成什麼危險。
像是胡季犛搞的那些防禦工事,對於明軍來說完全沒有絲毫意義。
火繩槍的高效射程,完全能夠把他們給當靶子來打。
對方的弓弩火器根本夠不到明軍這頭。
尤其是火炮轟擊。
遇到一個這些小的防禦工事,通常只要是打中幾炮就解決掉了。輛
朱英對於火器很是重視,其中不僅僅是在火繩槍這方面的改造上,更是在於火炮的精準度。
一直都是火藥司重點研究的方向。
雖說沒有取得跨越式的進展,可現在的精準度比之先前提高了不少。
對於固定的位置,已經能夠達到十中一了。
也就是十發火炮下去,基本上就能有一發命中,誤差不過十步左右。
這樣的精準度已經是非常之高了。
要知道先前的火炮,完全就是一個隨緣拋射,誤差更是在五十步的範圍開外,根本不存在什麼精準度可言,對於敵我雙方,簡直就是看命。輛
射程更遠的火器,精準度更高的火炮,讓胡季犛的安排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只能是被動的接受槍炮的洗禮。
大明這邊,根本不在乎火藥的消耗。
於廣西府城,就有火藥製造工廠,不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就能給大軍完成補給。
普定侯陳桓領十萬兵繞路,明軍的行進速度反而是更加快捷了。
兵員太多的情況下,行軍速度根本就快不起來。
半月後。
兩路大軍便就抵達了隘益關。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