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因為貪汙受賄的,也不是立即就會處以死刑。
這算是朱元璋這邊一個比較重大的改革了。
因貪汙查處的貪官,會被罰以勞役改造,基本上是十二年起步,一般也不會幹很累的活,多數是發配邊疆,亦或是軍隊裡頭幹教書的活計。
這也算是一條生路,至少是給了最後的體面。
當然,這也是有限度吧,若是貪汙過大者,甚至於民生有著重大影響者,那就不同而語了。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反正最終的律法解釋權,是掌控在朱英朱元璋這爺孫倆的手裡。
草原軍事基地這邊,反倒是讓原本有些荒蕪的邊關,最近開始逐漸的熱鬧起來。
哪怕是野人女真那邊的部落,此時都已經有近二十萬人遷徙到關內來生活。
曾經比較清閒的北方官員,一下子變得忙碌了起來。
先前一個村子,大約可能就一百來戶,大的不過是兩三百戶。
而隨著大量牧民的遷徙,這也就導致了每個村子都開始發放了大量的配額。
其中大頭還是在於城鎮之上。
人多了,尤其是草原部落民和本地人之間的事情,也開始變得更多起來。
按照京師最新的指示,對於遷徙過來的部落民,所有官員都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得有歧視,區別對待的情況發生。
在本地人和部落民的矛盾之間,要做到公平,公正,按大明律行事。
而更改部落民的習俗,教導漢話,也是北方官員目前的一個首要任務。
為了更好的落實遷徙政策。
朱英這邊可算是花費了大力氣,從京師這邊抽調了五千餘人去邊關進行支援。
這五千餘人中,除了一些自願報名的候補官員,多數都是貢院和國子監的學子。
這也是為了可以更好的對北方草原部落民遷徙政策落實之監察。
同時對於這些學子來說,亦算是一次極為重要的實踐機會。
朱英一直致力於官員的改革,在現在的吏部,雖說沒有出臺明確的措施,但其實上在官員提拔上,但凡有過六品者,必須要經過朱英這邊的同意。
而朱英這裡,第一個看的,就是基層的工作政績。
吏部的人現在誰不知道,如今想要更好的升遷,太孫殿下那裡才叫一個大難關。
而盡數去年下半年至現在的官員排程資訊,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就任重要職位的官員,基本上都是在以地方官為主了。
且是那些真正的做出了政績的地方官。
其中最大的考核標準,就是對當地百姓情況的調查。
也就是說,每當有一名官員升職的時候,京師這邊都會有暗訪過去,調查當地的情況。
這樣的做法,雖說耗費了更多的人力,但是對於官員人才的選拔上,已然是顯得更為優異。
不是誰給說上一句話,就能夠任意提拔的。
必須是要有踏踏實實的政績成果才可以。
這些外出暗訪的人員,目前還是以軍中為主,基本上是相當於隨即選派。
軍中人員相對來說,一個是在體力上,比之官員要更好,二則是在人際關係上,很難說有滲透的可能。
這裡頭主要是朱英的玄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