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都那麼個情況了,國內是一片混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對占城有所壓制,便就是得益於現在的占城王。」
「孫兒在送信去給占城王的時候,順帶還會給安南那邊送個信,讓咱們駐守在安南的五萬精銳,拉個兩三萬到期邊境轉悠轉悠,給點壓力。」
「於占城王室那邊,孫兒也收買了一些官員,許之以重利,想來他們肯定會為此願意同意這事。」
「爺爺是不知道,目前占城的那些官員,一個個最為貪財,收買起來,完全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聽著大孫如此說,朱元章笑著把玉璽接過來,而後按在國書之上。
「好,咱便就看看,大孫是如何這般輕易的取得占城一國。」
「不過醜話咱先是說在前頭,真要那邊不同意的話,再度舉兵攻打占城,可就沒那般簡單了,得好生謀劃一番才行。」
「如今咱們大明對外四處征戰,對於其他小國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若是動手太多,且不能取得好處,容易激發其眾多小國聯合抵制咱們。」
朱元章這話也是有所顧慮。
在最近的兩年裡,大明頻繁動軍,打了倭國,又在草原上幹仗。
去年
年底雲南那邊也打了一仗。
雖說都是勝利不存在吃虧,但是因為新藩王制度的關係,這讓周邊國家都有些心神不寧。
生怕哪天就給安插了一個藩地。
這對於如今大明的穩定有所影響。
而多線對軍,本來就是一個忌諱,容易導致整個大明的動盪。
朱英笑著說道;「孫兒自是明白,還請爺爺放心,孫兒自當會讓占城王同意此事。」
「只要沒動兵,那麼其他小國自然就不會把這事太過於放心上。」
「再說占城這個地方不同於倭國,實打實的是在史記上寫著,於漢朝就是我中原王朝之郡縣,曾經的占城王,那可是叛國殺了縣令,這才有如今的占城。」
「於大義上,咱們可是在理的。」
朱元章微微頷首。
這事其實說起來是這麼一個道理,但其實占城已然是獨立多年。
東漢末年到現在,已有千年之久。
用千年前的事情,來說現在的事情,這就顯得有些難為了。
不過道理擺在這裡,不管怎麼說,也算是有個名頭。
即便是真的動兵了,也可以說是出師有名。
「行吧,為允炆的事情,你也算是費心了,有你這麼一個大兄,想來允炆也算是有福氣。」
「便就看看占城王那邊怎麼回覆吧。」
朱元章將國書交給朱英後,拍了拍其肩膀說道。.
執筆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