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有些好奇的問道:「為何你願意放棄大明這邊的繁華,還有如今的地位,甘願跑到倭國去呢。」….
夏原吉作揖回道:「回稟太孫殿下,臣之才能於如今的大明,已然顯得有些多餘,泱泱大明多臣一人不多,少臣一人不少。」
「臣觀倭國,如今正是發展之際,人才緊缺,且倭國為大明沿海之重要,亦不小於草原邊關,若是倭國那邊能夠穩固發展,自然東南沿海再無倭患。」
朱英笑著仔細的看向夏原吉,看了半晌後,看到夏原吉渾身都不得勁的時候,這才發問道:「朱高熾給你許諾了多少好處,讓你就這般願意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去倭國了。」
什麼亂七八糟的一展抱負,朱英可不相信這些。
有志向是肯定的,可現在的大明這般繁華,加之本身夏原吉本就是官,哪裡能隨便說說就離開。
再者說,這又不是一人之事,其中還包括家中妻兒,親朋好友,諸多人脈關係。
哪裡是一句話便就能割捨得了。
夏原吉聽到太孫你殿下的發問,稍作猶豫後道:「燕王世子告知於臣,海禁解開,往後海上貿易繁榮,陛下及太孫殿下奪倭國三城以為港口,必然在往後的時間裡,將會對三城極為重視。」
「
往後三城將會迅速的繁榮起來,臣能夠展開抱負之處極多。」
「燕城現如今就像是一張待畫的白紙,能夠出怎樣的景象,自當可親手作畫。」
「臣若隨世子前去,許諾臣擔任一城之長,負責民生建設諸多事宜,若能立下些許功績,可於燕城立碑名傳,以示後人。」
果然,即便是夏原吉不貪財,但在名這塊,是非常之講究。
名利二字,總得是要佔據一樣的。
朱英笑道:「若是本宮告訴你,若是選擇留在大明,本宮亦是會有所重用,你當是如何選擇呢。」
夏原吉立馬說道:「臣是大明之臣,臣的一切安排,自然都是要聽從太孫殿下令旨。」
「無論臣往後是否留在大明,還是去往倭國,都是要遵從太孫殿下的安排。」
「即便是臣去往倭國,也自是為大明效忠,教化蠻夷。」
朱英笑了笑。
夏原吉這話算是很有說法。
意思反正去不去,都是聽你太孫的,我都可以。
事情都已經到了這份上,自然不是說要強行留下,大明不缺少一個夏原吉,但是倭國燕城對於夏原吉來說就很是需要了。
而朱英本就需要有足夠的人才,去對倭國進行開發。
像是夏原吉這種,能夠被朱高熾說動,其實是朱英所希望的。
大多數有才能的,誰會願意去倭國那等貧瘠的地方了,就目前大明的情況,任何一人都可以看出來,未來自然是會日子越過越好,蒸蒸日上的。
去倭國,哪怕是經過京師邸報不斷的宣傳,可於很多人看來,真就跟流放沒有太大的區別。
想要因此說動一些人過去,還真就是一件難事。….
而朱高熾能夠辦成,或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或許是夏原吉想要更好的施展胸中的抱負,或許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這些朱英懶得去了解,結果是好的便行。
他相信夏原吉去了倭國,定然會讓燕城繁華起來。
對於燕城,晉城,齊城三地來說,朱英更加看好朱高熾所經營的燕城。
至於晉王朱棡和齊王朱榑那邊,朱英預計要不了幾年的時間,就會想盡辦法尋釁滋事,然後去佔據其他的倭國城池。
這些都是在朱英的預見之內。
至於倭國亂不亂,亂成啥樣,這跟朱英又有多大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