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之子頓時低頭道:「我知道了,父親。」
張伯在說完之後,又有些落寞的感覺。
因為張伯的部落並非是所有的族人都跟隨朱英,他們只是單獨出來的一支。
部落那邊的關係也比較複雜,友好的部落基本上也沾親帶故。
想到這裡,張伯又道:「我會入宮去求東家,看能否給出一條生路,現在大明各地都是用人之際,如若是願意遷入大明的草原人,希望東家能夠接納。」
「即便是不給太多的工錢,也至少能以勞役的方式在大明生活下來。」
「現在大明富裕,糧食也多,用人的地方也多,便是來幾十上百萬人,應該也是能夠混到一口飯吃的。」
「我這輩子從未求過東家,想來這番求一次,應該東家能夠答應。」
......
面對張伯的請求,在經過一番思索之後,朱英選擇了答應。
並且當場任命張伯之子張文為此次事件的主導。
張文是張伯的兒子,也是部落的少族長,在這方面去草原收人還是比較容易的,也可以比較多的取得草原上的信任。
對於目前大明來說,人口自然是越好越好,本身在大明的蒙古人其實也有不少,甚至是朝堂上的大臣,不少就是蒙古人。
只是這些蒙古人自小就是因為蒙元的關係,所以出生就是在中原地區,所以對於蒙古草原並沒有什麼概念,對於朱英對草原的禁令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很是抗拒的心
理。
在答應了張伯的請求後,下午朱英便把藍玉召到了坤寧宮來。
「臣藍玉,拜見太孫殿下。」
現在的藍玉在朱英的沒有,已然沒有了什麼倨傲的心思,什麼菱角都已經被打磨平了,比在朱元章的手下還要更加的聽話。
跟朱元章那裡,藍玉還有些功勞可以賣,但是在朱英這裡,可是什麼都沒有,反而是先前因為兵權的事情,反倒是有幾分忌諱。
目前也沒立下什麼大的功勞,自然也就飄不起來。
說什麼為大明的功勞,藍玉也知道在朱英這裡可講究不起來。
「涼國公快請起,郭忠,給涼國公看座。」
在朱英的吩咐下,郭忠立馬搬來椅子。
待藍玉坐下後,朱英也並未過多的寒暄,直接就開門見山了。
「關於今日早朝對於草原的禁令之事,想來涼國公已然是聽說了吧。」
藍玉點頭道:「臣已然是聽說了,這個法子好,只要能夠真正的落實下去,必然是對草原上的一次有力打擊。」
「沒有了糧食,鐵器,茶葉,藥材的草原,必然在不久之後元氣大傷。」
說到這裡,藍玉略微停頓了一下道:「只是還請太孫殿下注意,這番禁令傳到草原之後,必然會引起極大的波瀾,殘元必當會聯合其他部落對我大明進行侵犯,逼迫收回此等禁令。」
朱英點點頭說道:「草原上也不乏有識之士,自當會看到在這之後的景象。」
「是以邊關的軍防將會進行極大的加強,包括衛所的操練,軍備等都是目前緊要的事情,說不準正旦之前,草原上便會有一次大的侵入。」
「是以,今日我才特地讓涼國公過來。」.
執筆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