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大閱兵,朱英信心還是比較足的。
即便是稍微差點,那整齊的方隊,第一次出現的震撼,效果肯定是沒問題。
目前的下一步目標,就是放在商業上了。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晴。
朱英帶著葉月清,走在秦淮河畔的街道上,向著平安茶樓走去。
路邊的行人,依舊是極為熱鬧,但朱英的心情,卻有些截然不同了。
來到京師,不過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但對於朱英來說,是完全換了一個世界。
有時候事情的變化,真的就是難以預料到的,再是深思熟慮的計劃,都沒有變化來得快。
“曾經剛來到京師的時候,我還沒想過,就這麼留了下來。”
“本來覺得頂多兩個月,就會去安南,沒成想世事難料。”
朱英有些感嘆的說道。
這些事情,葉月清也是知曉的,尤其是對於安南的謀劃,可謂是花了朱英太多的心思。
當時的情況,是所有的直屬勢力,朱英都準備排程到安南去。
核心成員對於安南的計劃,或多或少都有了解。
“殿下,安南那邊,應該不要多久,就能到了呢。”葉月清輕聲的說道。
這次出來,沒有秉筆太監郭忠,張三也是暗中保護,錦衣衛的宋忠也沒跟著。
這讓葉月清的心中,微微蕩起一絲漣漪。
朱英聽到這話,頓時來了些興趣,笑道:“劉勝那廝,如今應該是鬥志滿滿吧,希望在那邊,他不會讓我失望,可以整出點事情來。”
“現在我自己不能去了,他代我去,倒也是差不多。”
微微沉吟片刻,朱英吩咐道:“晚點你給傳封書信過去,讓劉勝的動作,稍微快一點,如今大明這邊,大致是明年,那些作物都可以推廣開來。”
“但水稻和小麥,才是我漢人喜愛的關鍵,番薯這些,也僅僅是能解決飢餓,安南的環境對於水稻生長極為有利。”
“水稻的種植,往往一年能收割三次甚至四次,對於所有可以種植水稻的地方,必須要先想辦法佔領下來,至於手段,看他自己了。”
“佔據這些優勢的水稻種植區域,五萬大軍的生活保障便就不再是問題,指不定到時候,安南的糧食,還可以反饋到大明來。”
對於安南的水稻,朱英可以說是垂涎已久,現在五萬軍人馬過去,還是大弟子帶隊,怎麼著也得把好處給撈足了。
聊著聊著,兩人很快就來到了平安茶樓。
這是朱英在京師,最初立足的地方,也是和老爺子開始認識的地方。
目前來說,茶樓的生意就沒差過,即便現在不是飯點,茶樓的大堂裡也是滿滿的人,打包的更是排著隊。
前面的眼尖的小廝,隔著老遠就看到了朱英,顧不上生意,連忙跑進去跟張伯彙報。
待朱英來到平納茶樓門口的時候,一身錦衣的張伯,已經出現在門口迎接。
“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