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對於朱棣沒有啥好感,朱棣何曾對於朱允炆有什麼好感呢。
想到此刻朱允炆吃癟,朱棣也算是唯一可以感到開心的事情了。
對於朱英和朱允炆,其實從內心裡來說,朱棣還真就傾向於朱英當儲君。
從法理上來說,朱英是大哥的嫡子,他這個做叔叔的,也沒啥好抱怨的。
來到東南沿海剿滅倭寇的這兩個月,朱棣的想法,也沒那般糾結了。
或許這跟姚廣孝沒在他身邊,有些關聯。
畢竟當皇帝這個事情,少不了姚廣孝多年以來的攛掇。
本身朱棣就崇拜父皇,也想像父皇一般,成績一番偉業,所以當皇帝本就是他心中的美夢,再加上姚廣孝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這才對皇位很是眼熱上心。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也是因為大哥朱標病逝才勐然上升的,讓他看到了機會和可能。
而朱英的出現,完全是一個意外。
“三寶,你說若是本王早知道會有今日這般情況,在當初第一次見到朱英大侄子的時候,該要如何。”
回味許久,朱棣再次問道。
面對這個問題,鄭和頓時渾身都有些顫抖,涉及到皇家之事,讓他不知如何開口。
鄭和當年入宮的時候,帶領他們的宦官,就教導這些小宦官們,身為宦官,對於皇家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聞,不問。
若是做不到,這輩子也差不多到頭了。
對於這句至理名言,鄭和哪怕是到了北平朱棣麾下,也從來不敢忘卻。
面對這個問題,沉默片刻後,鄭和回道:“奴婢不知。”
“誒...”
朱棣輕聲嘆息,隨後自言自語道:“你不知道,本王也不知道,若是回道當初,似乎本王也沒得選擇。”
朱棣的語氣中,頗有些無奈。
對於大哥深厚的感情,假若是當初真的查出朱英是皇明長孫,朱棣難道就下得去手,將朱英暗中斬殺?
朱棣其實仔細想過這個問題,最後的答桉是,不可能。
哪怕是重來一次,他依舊還是隻能把朱英帶到京師來,交給父皇。
這一切的選擇,最後歸根究底,還是落在了大哥朱標身上。
他雖對北平的官吏殘暴不仁,但對於大哥的長子,真就是下不去手的。
當然,這也是現在的朱棣覺得,即便下手了,皇位也落不到自己頭上有很大的關係。
若是他知曉,朱允炆當了皇帝后,最後會被自己奪了皇帝位,那現在的想法和結果,就不得而知了。
“比起允炆侄兒,本王不得不承認,大侄子的本事,還是要強上太多。”
“比起大侄子,允炆就像是個沒長大孩子般。龍生九子,個個不同,都是大哥的孩子,這區別也真是大。”
說到這裡,聯想到自身,朱棣不由發現自己的兒子們,也是如此。
面對朱高熾和朱高煦,朱棣又是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