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很微妙的,朱英直接不能直接就將這些年齡偏大的將士們直接剔除,這很容易會導致誤會的產生。
從而讓將士出現寒心的狀態,這不符合朱英的預期。
對於如何安置這些年齡偏大的將士,朱英心中已經有了盤算,而藍榮,便是朱英首先要說服的人。
大舅爺,最近身體可一切安好。”朱英笑著問道。
聽到朱英詢問自己的身體狀況,藍榮眼神中閃過一絲瞭然的神色。
隨即道:“多謝殿下的關心,臣最近感覺到有些吃力,年紀大了,有些耐受不住了。“
朱英望著藍榮鬚髮皆白的模樣,心裡頭有些感嘆,從剛才的語氣和眼神中,有一種遲暮的感受。
今年的藍榮,已經是六十二歲了,還在指揮使的位置上幹著。
”大舅爺莫要多想,最近爺爺有意讓我將十二衛整合一番,但是操練的內容,過於吃力,我便想著若是年歲大的些,怕身體扛不住。“
“當然我很清楚,大夥都是曾經跟隨過爺爺征戰的將士,並不是說離開十二衛,只是我想對十二進行番改制。“
“為了避免將士們誤會,所以我特意先跟大舅爺詳談,在這事上,可就仰仗大舅爺幫我一手了。“
朱英緩緩說道,六十二歲的藍榮,就整個十二衛以來還是很有聲望的。
“殿下只管言說,老臣能夠幫上忙的,絕不會含糊。”藍榮隨即表態說道。
朱英點點頭,怎麼說也是孃家外戚,這方面是肯定沒問題的。
接下來,朱英就講述了自己的想法。
對於整個十二衛中,年歲但凡是三十五歲以上者,進行一個單獨的改制,衛所所屬重新整合。
對於三十五歲以下的,也重新進行混合整合,調整到類似於儀仗隊之中。
其中職責基本上不會發生改變,只是對三十五歲以下的進行一個新的操練專案。
對於這樣的事情,藍榮自當是應允,沒有拒絕的道理。
其實像是這般的改制,朱元璋本身也進行得不少,天子十二衛也是進行了數次的調整。
看了眼外面的天氣,朱英留著藍榮吃過晚膳後,這才讓藍榮離開。
外面下著大暴雨,朱英也懶得挪動,直接就在坤寧宮裡開始批閱奏章。
前面乾清宮裡,老爺子正在和諸多大臣商討會議,主要便是關於番薯等高產作物的安排和詳細。
“簡直不可思議,這天下還有如此高產的作物,竟是能達到畝產千斤,且還耐寒耐旱,這簡直是老天爺賜下來的饋贈。
“天下之大,當真是無奇不有,這般作物數千年以來,真就是聞所未聞。若不是陛下親身驗證過,誰與我說皆是不信。”
諸多大臣紛紛感嘆,同時臉上都是露出極為激動的神色。
從政多年的他們,當然明白這些作物對於整個大明的意義,這將會有無數人因此活命。
這年頭,誰還沒見過饑荒的苦呢,那等場面著實讓人悲泣。
饑荒之人,為了那虛假的飽腹感,吃觀音土吃到撐死的,可不在少數。
敢問陛下,目前這些作為正在何處種植,臣等是否可以觀看一番。”有大臣提出來。
朱元璋搖搖頭,說道:“爾等莫急,作物已經開始種植,待一輪收割後,測量其畝產,而後便是由各部安排,分發到百姓手中。“
現在諸位需要做的事情,便是把分發後的章程列下來。“
聽到陛下的回話,眾人不由有些失落,但這等關乎到大明國運的問題,誰也不敢多說上一句。
民以食為天,可不是簡單的一句話,更是切切實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