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寺人來人往的大門口,也已經被僧眾勸離,錦衣衛早有數十緹騎在這裡把守。
錦衣衛出面,誰人還敢逗留,那便就是找死了。
管他什麼大臣家眷,直接處死都算輕的。
“見過殿下。”
當朱英從龍攆上下來,眾多有著品級的僧眾紛紛雙手合十行禮。
朱英微微點頭,到了便是步行上去。
當然可以選擇轎子,但就朱英目前來說,並沒有什麼必要。
朱英也沒想到,自己只是想過來看看,鬧出了這麼大的排場,對於本身身份的尊貴,算是有了十足的見識。
僧眾在朱英沒有交流意思的情況下,是沒資格和朱英說話的,由司禮監秉筆太監郭忠在前面引路,直接入寺。
隨行而來的錦衣衛們,早就在前面佈防,嚴禁任何人靠近。
於此同時,大明皇宮,奉天殿內。
早朝上,朱元璋直接提出了軍政分離的想法,讓文武大臣們都商議一番。
朱元璋高坐龍椅,看著下方群臣交頭接耳,耐心等候。
現在的大明,可不是明中後期那般文臣的天下,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說啥,那就是啥,就算是提出相左的意見,也得注意謹慎用詞。
喜歡直接反對的大臣,也不可能留在如今的朝堂上。
“咱這個法子到底行還是不行,爾等儘管直言, 咱又不怪罪你們,有何建議,都可以提出來。”
“這般推搡,咱要你們這些大臣在這裡幹嘛,尸位素餐嘛!”
眼見半天沒有站出來,朱元璋有些不耐煩了,對著群臣就是一頓呵斥。
百官嚇得一哆嗦,相互推諉一番,最後自然還是五部尚書打頭陣。
兵部尚書茹瑺看著周邊幾位尚書看向自己,無奈下向前一步。
畢竟這等關於兵權的問題,目前他作為兵部尚書,最有發言權了。
“啟稟陛下,臣認為此法極佳,許多將領們並不善於治理地方,這般文武相間,最為合適不過。”
諸多文臣之所以不想回答,就是在他們看來,軍政分離後,相當於文官也可以插手武官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於將領的削弱,自然樂得如此。
朱元璋聞言沒有說話,將目光轉向武官那邊。
來上朝的武官,為首的便是五軍都督府的官員,不過因為很多將領,因為要駐防各地的緣故,其中五軍都督府人數並不多。
在以往的早朝,基本屬於可有可無的角色。
五軍都督府各設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
而目前在早朝上,資歷比較老的,也就是耿炳文了。
見到陛下目光轉來,耿炳文只好上前一步說道:“臣認為茹尚書說得在理。”
朱元璋無語。
在朱元璋看來,這個可能關乎極大,對於軍隊的決策,在朝堂上,好像大家如同偷雞摸狗的小事一般,都沒啥反對意見。
群臣面面相覷,心中暗道:陛下這是歇息了一段時間,又準備開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