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頭騾子在鞭子和蘿蔔的共同作用下,吃力地拉著兩輛木板車,駛離了水泥路面,更加吃力地在凹凸泥濘的野路上前行。
騾車慢悠悠地駛入了領主老爺的莊園,最終在地窖的大閘門前停下。
四名農奴在士兵的吆喝下,急急忙忙放下手頭的農活,跑出田墾和雞舍, 來到地窖這邊卸貨搬運。
騾車的木板上滿載著麻袋,鼓鼓囊囊,這些袋子中塞滿了捲心菜、鷹嘴豆、蘿蔔。
“咦?老爺這一次買的不是小麥粉?”有一名農奴在搬運袋子時,隨便碎碎唸了一句。
“興許......”另一名同村的農奴剛想順著話茬開聊,猝不及防捱了監工士兵的一鞭子。
“別閒聊!趕緊幹活!”那名士兵板著臉罵了兩句,又‘啪!’地一聲往地面上抽了抽鞭子。
凶神惡煞。
四名農奴抿著嘴,暫時不敢閒聊了。沉默, 彎著腰, 把麻袋慢慢馱進地窖中。
領主老爺、或城堡的人需要取用儲糧時, 必然得把這些麻袋再次運出地窖——由人馱著。
也許,依舊是這四名農奴,
又或許,將是新的四名農奴。
不然誰來揹負?
老爺計程車兵?城堡的僕役?未欠債的自耕農?固斯城內的小工小販?
哎,換個角度想想:若一件苦差事,必須得由人來做。
問題真的在於『誰來做』麼?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是說可能、一種猜測啊:
誰來做?這問題無關緊要,
而真正【重要的問題】是,『做事的人,待遇如何』?
(警告!正能量濃度——)
顯而易見,這是架空低魔西幻故事中最常見的舞臺衝突,易於引出‘英雄挺身而出,為弱者打抱不平’的劇情!
(——警報解除,請作者珍惜自己的寫作權利)
咳咳,當然了,英雄沒有天然的,血統從無高貴的。
那麼,農奴們的英雄在哪兒呢?
在騾車旁邊, 站著一名‘城堡施工助理僕從’,他手持鵝毛筆與羊皮紙,原本正在仔細記錄各麻袋的稱重、物資型別、入庫時間,突然聽見鞭子的響聲,便側頭瞅了一眼士兵,又撇了一眼剛才捱了鞭子的那名農奴——身上一道紅痕,尚未破皮流血。
“行了行了,你少抽兩鞭子。”
他手中的鵝毛筆繼續書寫,同時大聲嚷道。
顯然他在跟士兵說話。
“萬一抽傷了,染上寒病死了,管家大人會不高興的。管家大人一不高興,和領主老爺一打報告,你兩個月的薪餉指不定就沒了。”
農奴們沉默地、不快不慢地、微微喘氣地搬運著麻袋,在地窖門口進進出出。
士兵聳了聳肩,
“我控制住力度的,這活兒我很熟練的。”
他對新來的‘同僚’說道,並指了指莊園一角的黃銅水鍾(利用水流的計時裝置),
“如果我不抽打他們, 他們就會偷懶, 半小時能完成的工作拖拖拉拉一個小時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