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缺此時雖然展開了大宗師特有的能力,構築出刀之領域,但畢竟不是全力以赴,自然被身為大宗師巔峰的秦然擋下。
刀氣縱橫,皇威如獄,無形的氣機碰撞逼得周圍眾人一退再退,而地面上堅硬的青石地板彷彿不堪承受這股壓力,更是泛起蛛網般的裂紋,一直蔓延至數十米外。
天刀,天刀,天意如刀。
宋缺的刀道最恐怖的地方便是一刀劈下,刀意浩蕩,一往無前,無物不斷,簡直如同是以皇天后土般的厚重碾壓下去,代天裁命。
只是,無論是秦然和宋缺此刻都是政治人物,乃一方勢力的最高領導者,但現在宋閥整體勢力處於弱勢,還準備送出女兒聯姻,氣勢上本來就有所不及。
倘若生死搏殺,以宋缺舍刀之外再無他物的果決,拋開一切還能讓刀意盡情發揮,但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未免束手束腳了。
宋缺收攬了氣勢,輕輕一嘆,“天命聖王,果然如同天命所歸般,名不虛傳!”
兩人進入室內,分賓主就坐,
待到奉茶後,宋缺便屏退了左右,他那沒有一絲瑕疵的俊朗上露出讚歎之色,道:“宋某本來還以為江湖傳言有些言過其實,沒想到聖王的實力竟真的達到了這樣一個地步,只是,聖王出生究竟在何地,為何宋某怎麼也查不出聖王的過往,彷彿聖王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般。”
宋缺一項堅持漢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種族主義者,北方門閥向來喜歡迎娶異族女子,而擴張自身勢力,鞏固統治,這讓宋缺尤為不喜。
而對於秦然而言,可謂是志同道合,漢族雖然本身就是大融合的民族,但文化和根源認同才是一個民族和國家世代傳承的根本。
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諸夏親暱,而不可棄也。
就拿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秦、楚舉例子,四國原本都不屬於華夏,是被排斥在外的蠻夷之地,但加入華夏有現實的利益,逼著他們迫切地要加入華夏大家庭。為了順利加入華夏,他們不斷追溯先祖傳說,強調自己的祖先是華夏的一員,透過塑造歷史記憶來強調自己原本就是華夏中的一員。
在當時,隨意找個秦人,乃至楚人,都自翊華夏衣冠,諸夏正統,這是文化傳承的河流,是千年打不斷的脊樑。
而現在,宋缺顯然在質疑秦然的出身,不過,秦然本就是漢人,倒是問心無愧!
秦然淡淡道:“本王生於洛陽周邊,一籍籍無名之人而已,偶得際遇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論起出身,中原一平民爾。”
宋缺微微點頭,沒有深問,轉過話題道:“未知聖王對天下棋局有何看法?”
到了宋缺和秦然現在的層次,確實是可稱以天下為棋盤的弈手了。
 
1秒記住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