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先是從《2012》時空國內的四面八方匯聚到一箇中心點,然後又從傳奇世界的一箇中心點輻射到全國。
寸頭老人手上拿著一張同樣的圖,介紹道:“這張圖上的線路就是現在的第一版方案,它在理論上最大化利用了兩個時空的鐵路。在把民眾轉移到2號時空之後,還可以將他們分散安置到2號時空的各個城市。”
張天元看著鐵路考察的實地照片,問道:“那你們打算建造多少條鐵路?”
寸頭老人道:“至少1000條鐵路並行,這樣每條線路平均只需要轉移約一百三十萬人,就可以完成全國民眾的遷移任務。”
一條鐵路只運載一百三十萬人,這無疑是極大的資源浪費。
可是末日在即,《2012》時空顯然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張天元粗略算了一下。
“每條線路一百三十萬人,按照每輛列車1200人次的運載量計算,平均下來每條線路只需要跑完一千多車次就可以完成運載任務。”
一千多車次,如果分到幾十輛列車頭上的話,那每輛列車僅需要跑十幾次……
路程再長也是在國內的線路,一年時間也肯定能跑完十幾次車程。
所以按照計劃從2011年開始遷移工作,時間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唯一的問題在於時空隧道的面積。
一千條鐵路並列,無數列車在上面時刻往來,光是想想就可以知道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鐵道佔用的面積必定極大,時空隧道的面積自然也要足夠大。
高層們想的也是這個問題。
“如果時空隧道的面積不足的話,我們最低可以放到一百條鐵路……”
張天元把手上的照片放下,打斷他們:
“這個你們可以放心。”
“時空隧道的極限面積至少在5平方公里以上,如果形狀限定到十米高的長方形,足以拉開五十公里,所以支援你們建造鐵路中樞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時空隧道的極限面積他一直都沒有測試過,因為這玩意想要測試必須要有衛星的輔助。
他直接對空中極限擴張時空隧道,然後透過衛星測算才可能算得出極限面積。
而傳奇世界現在還沒有恢復地面對衛星的操控,只有少量衛星電話之類的裝置可以使用。
《2012》雖然有衛星,但是又多過頭了……
《2012》高層不知道張天元的煩惱。
確定鐵路中樞可以實現之後,他們的心情大為放鬆:“那我們也不用再猶豫了,就選這一版方案,讓工程隊邊施工邊設計吧。”
對此所有人都沒有意見,很快進入下一個議題——
“各位覺得我們應該什麼時候通知其他國家末日的訊息?”
這個問題一丟擲來,大家都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始說話:
“至少等我們的撤離準備接近完成的時候吧,也就是2010年,在這之前我們還需要世界各地的原料來保證生產。”
“而且國外從2010年開始準備撤離的話,時間上應該也算充足。”
所有人都是優先考慮國內的情況。
倒是張天元忽然想起傳奇世界的南極,抽了個空子跟他們簡單說了說自己在南極上的見聞。
“個人的底線不可捉摸,但文明的底線可以推量。”
“誰也不知道那些人心裡究竟在想什麼,面對末日,也許我們想的是跟他們合作,而他們卻只想著搶劫放火。”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提前做好戰爭準備了,末日資訊一旦公佈出去,其他國家的反應是不可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