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像電視劇。
它是一個講究成本的行業。
成本1000萬的電影拿到了5000萬票房跟成本5000萬的電影拿到了9000萬的票房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畢竟電影是要賺錢的。
投入跟產量的比例才是業內看重的。
並不是票房越高的就一定是最賺錢的。
大家看的往往都是成本跟總票房的佔比。
而在這個層面上來說,周平平的第一部電影能夠在2.4億的基礎上還有這麼多。
足以代表他是成功的。
同理對於劉長歌來說也是如此。
爆紅之後進軍電影圈的第一部主演作品。
要的並不是直接紅透半邊天。
而是接著一部票房盈利的作品站穩跟腳罷了。
目前形勢一片大好,不管是圈內人還是吃瓜群眾也似乎都知道《畫皮》的崛起已經不可抵擋了。
而影迷們對於《畫皮》的評價也是處於一個穩步上升的狀態。
不過商業片電影而已,對於口碑的看重倒是還好。
其中之前徐文主動放出去的片段,倒是一致的得到了網友們的喜愛。
在b裡b裡上面,重新被放出來的片段各種被換皮剪輯的影片也是層出不窮。
大家對於這樣雙女飆戲片段十分的喜歡。
不在乎立場,只喜歡看那種針鋒相對又無可奈何的感覺。
渾然拋棄了身為男主的劉長歌。
甚至在《畫皮》這部電影中,“小唯”的人氣才是第一名。
“佩蓉”緊隨其後,緊接著是“龐勇”,之後才是“王生”跟“夏冰”。
這樣的現象很奇怪。
明明“王生”才是這件事件中的主人公。
是他在面對“小唯”跟“佩蓉”中糾結,想面對又不敢面對不喜歡又留著她。
而從本質上來說“小唯”是一隻狐妖,她的出現是破壞人家的感情。
按理來說,大家應該要厭惡“小唯”才對,怎麼會這麼喜歡“小唯”呢?
對此還有人專門分析過為什麼電影中的“小唯”不像尋常的反派一樣受人厭惡。
不過在這麼多的分析當中,大部分的都是抓住拍攝時的一些漏洞在闡述。
基本上得不到大家的認同。
唯獨一個正在讀戲劇學員大三的學生。
韓梅梅寫出來的分析反倒是得到了大部分的認同。
在圍脖上面的閱讀量也超過了百萬。
按照韓梅梅的說法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
“何梅太好了!”
並不是何梅演技太好了,而是何梅自身的氣質跟“小唯”這個角色太過匹配了。
所以也就導致觀眾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總是會下意識的認為何梅就是“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