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原一些行商的人們也是這樣的旅程。
一二來去的造就了這裡空前發達的商業規模。
當裴矩來到這裡的時候,也不禁被這裡的規模所打動。
在跟各路的胡商們攀談了解過後,裴矩也知道了胡商們從西域來到中原的三條路線。
以及他們西域44國的風俗人情。
並把這些編製成書。
裴矩有心想要打通河西走廊這條商業路線。
但是張掖的規模已經形成,而且胡商們因為早年間去中原行商的遭遇,也不敢踏足中原。
西紅柿
這讓裴矩頗為苦惱。
在翻閱典籍之後,裴矩找到了一種可行的辦法。
那就是效彷倉慈。
倉慈是三國時期的官員。
當時他就是張掖的行政長官。
彼時中原正在經歷著戰火,凡是去到中原經商的胡商們經常遭到當地的豪強的搶奪勒索。
不敢深入中原。
於是為了維持這條貿易路線。
倉慈頒佈了這樣一條規定。
不願意去中原的。
那麼就繼續在張掖經商,按照官方規定的價格售賣商品。
若是想要去中原的,則有官方發放補助,並且派士兵護送。
這樣的政策當即得到了許多胡商的贊成。
所以在當時的那樣的環境下,這條路線還是沒有停止。
裴矩效彷倉慈,當即頒佈了許多的政策。
包括降低胡商們的關稅,鼓勵他們前往長安和洛陽經商。
中途可以入駐政府的驛站等等。
回到長安之後,裴矩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編著的那本著作呈現上。
隋煬帝楊廣表示很滿意。
並且又派裴矩返回河西走廊繼續經營。
此後的張掖等地,愈發的發展興盛了起來。
後來隋煬帝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要西巡河西走廊。
這個決定立即遭到了眾多大臣們的反對。
要知道當年的漢武帝也不過只是在黃河邊遠遠的眺望河西走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