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九大博物館,每個博物館都會推選三件以上的文物。
這讓網友“穿暖花開”有了一絲不解。
於是他在網上發帖。
穿暖花開:我一直很想問《國家寶藏》每一期選送一個博物館,每個博物館都推選幾件文物出來,那麼推選的這些文物到底是要幹什麼呢?難道就只是為了宣傳嗎?
這個問題問的很平常,但是卻讓網友們發現了他們一直都不曾注意的一件事情。
“對啊!每一期推選的文物是為了幹什麼呀?我一直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我其實老早就想要問了,終於有人替我說出來了。”
“從來沒有留意過的問題,你這樣一說我倒是發現了嘿!推選文物是幹什呀?”
“電視臺從業5年的老員工回答一下,像這種節目你說為了宣傳文物,肯定是有這個作用,但是全部是為了宣傳文物,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也許後面隱藏著一個更大的秘密?陰謀論?”
......
網友們的問題看似很普通。
但是細想之下, 又覺得十分有道理。
有人認為會不會後面有一個和《國家寶藏》有關的展覽。
也有人認為純粹是網友們想多了,節目就是節目。
““我覺得徐導到最後估計會弄展。”你看哎,網友們三兩下就把你的心思給猜出來了。”
張敏念出手機中的簡訊。
一旁的徐文笑了笑。
“我原本就沒有想到要瞞他們多久的,這麼顯而易見的,有什麼好猜的。”
“話是這樣說,但是現在的觀眾是越來越不好糊弄了,稍微乾點什麼都能夠被他們給猜到。”
張敏撇了撇嘴。
徐文失笑一聲。
“同樣的套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觀眾肯定能夠猜到啊,所以才說要創新要與眾不同嘛。”
電視臺的人總想著自己辛辛苦苦想出來的一個模式能夠用上好幾次。
但是殊不知現在的觀眾口味已經被養刁了。
同一個模式,只要使用第二次,那麼就會被觀眾看出來。
可以說創意的誕生跟不上觀眾的消化速度。
“對了,江浙臺那邊的節目你籌劃好了沒有?”
張敏想到了什麼,看向徐文。
徐文笑著說道。
“算是有一個大方向吧。”
“我倒是好奇的很,你到底是如何用200萬拍出一季節目。”
說著直接拿起徐文桌上的一份策劃案。
當張敏看完策劃案上面的內容時,她忍不住微微皺眉。
“你確定這樣可以嗎?我覺得很難保證收視達標吧。”
“就算不可以也只能如此了,預算這麼低,我就算是動用我的人情,也請不來幾個明星,所以乾脆另闢蹊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