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率又跌了回去。
對此,徐文只能在圍脖上表示,自己這段時間過度的上採訪,沒有留意到網上觀眾們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
所以他決定後面不再上採訪,只希望大家能夠多去電影院支援一下這部電影。
前面還好,但是最後一句話算是徹底的點燃了網友們的抵制之心。
導演劉晶第一時間站了出來。
“拍電影不是為了賺錢為主要目的,想要高票房也要看看自己的電影符合不符合,徐導這些天與其一直在跑通告和採訪,為什麼不好好花時間琢磨一下自己的電影問題出在了那裡?”
除了導演劉晶之外,還有幾個蹭熱度的導演也開始發圍脖抵制徐文。
很多網友雖然沒有在網上發表什麼言論,但是心中對於徐文明顯就是不喜了。
正如劉晶所說,徐文這段時間張口閉口就是希望大家去電影院支援電影。
赤裸裸的一副撈錢的樣子。
讓很多人看不爽。
於是到了第四天《我在首都修文物》的票房只有不到150萬了。
這樣的情況自然而然的讓另外三部電影的主創人員樂開了花。
因為有著徐文的前車之鑑在,所以另外三部電影的主創人員在面對採訪的時候。
絲毫不提及票房的事情。
反倒是讓電影票房迎來一波小增長,在第四天的時候紛紛突破了5000萬的票房。
只有《我在首都修文物》四天的票房都沒有破1000萬!
而且連續下降的上座率,讓一些電影直接砍掉了《我在首都修文物》的排片。
一些任然保留的電影院,一天也只安排一場的播放場次。
好在後面徐文沒有再頻繁的上採訪也沒有屏藩的提及到票房。
這才讓《我在首都修文物》的票房稍微回溫了一點。
不至於上映不到一週就下映了。
但是在不少圈內人眼中,《我在首都修文物》這部電影已經是失敗的了。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徐文頻繁上採訪只是其中一個。
在他們看來如果徐文安靜一點,或許還不會讓觀眾這麼反感的。
但是現在事情已經註定了。
半個月後下映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一些影院都已經把《我在首都修文物》的海報都撤下去了。
在很多媒體人看來徐文也算是引來了從出道以來的第一次滑鐵盧。
拍紀錄片拍的順風順水,到了電影圈首戰便敗了。
......
在up主的圈子裡,有這麼一類up主。
就是喜歡做一些成功人物的傳記影片。
現在那個火,就說一說他的經歷以及榮譽。
當然除了火的名人之外,他們也會做一些爭議比較大的人物影片。
現在徐文的爭議這麼大,於是他便成了這些人物up主們主要深挖的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