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陶看著螢幕上面出現的片尾曲,開始思考邀請徐文上節目的可行性。
對於竇文陶來說。
他們比較貪心。
自認為不算百分之百的娛樂圈人。
以讀書人的身份來做一檔節目,怎麼說也要做出點逼格來。
要跟現在娛樂圈的訪談節目有區別。
幾個主持人都是有點積累的人物。
如果請來的嘉賓完全是個愣頭青或者是靠著營銷上來的流量明星。
那麼這對竇文陶等人來說是不能夠接受的。
所以在他們心中符合上節目的標準是既有知名度又有流量度。
但是偏偏這樣的人物不管放在哪裡都是炙手可熱的。
此刻讀書人的標準和對市場的妥協正在他腦中天人交戰。
就在戰鬥進入白熱化的時候,陳畢君一個電話打了過來。
“看了《守護解放西》了嗎?請徐文怎麼樣?”
“看了,請徐文的話,我怕沒流量啊。”
竇文陶有些擔憂的說道。
從知名度上來說,徐文算是一個另類。
一部《舌尖》造就了他。
或許不知道徐文的名字,但是隻要提《舌尖》,你就會有印象的。
像陳畢君和竇文陶這樣不看紀錄片的人,也知道《舌尖》的名字。
所以說竇文陶倒是不擔心徐文的知名度,他擔心的是流量的問題。
《舌尖》代表的是徐文的知名度。
但是徐文的知名度能夠引來多少流量就不知道了。
陳畢君像是完全不在乎似的。
“我給你看個連結。”
說完甩給了竇文陶一個連結。
正好是徐文跟老番薯上熱搜的那個影片。
看著影片裡面徐文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嬉笑怒罵之間都有些稚氣與經歷並存。
看徐文的作品,你感覺這是一個有經歷有閱歷的人,但是在看他接受採訪的影片,你覺得他很年輕態。
給人的感覺就十分的矛盾。
就好像在一個年輕的身體內藏著一個年老的靈魂。
這讓竇文陶覺得十分的新穎。
“發現了嗎?徐文這個人就是個寶藏男孩,而且你也不用擔心流量的問題,光靠一個採訪影片就上熱搜的人,流量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陳畢君最後勸說著竇文陶。
竇文陶有了決定。
“好!可以,我們第一期節目就用徐文了!”
“行,我這就跟蘇江電視臺聯絡。”
陳畢君笑呵呵的結束通話了電話。
“嗯嗯,沒問.....好傢伙!你原來還沒有聯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