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最開始,吸引的肯定是喜歡“女巫”這方面的愛好者。
網站搭建後,請水軍開始宣傳,吸引人來網站發言、討論。因為專注於“女巫”,算是個小眾網站,但也能精確地引來“女巫”的愛好者。
網站建好後,開始影片的籌備工作。
文之仁負責招聘演員和一些必要的劇組工作人員。因為預算太緊張,他們這個劇組人員是能減則減,力求成為最簡單的劇組。
工作人員考慮的首要條件,也是便宜為主。目標多是新人。
說到新人,文之仁和沃納反而相當熟悉。因為他倆也是新人,好來呼不少新人之間,相互會有聯絡,有時候說不定想到之間就能得到幫助。
演員同樣如此。
兩人都達成一致,就是要新人。
恐怖片而已,沒必要請影帝、請大牌。只要演技上過得去,誰片酬便宜就要誰。
不管是演員和劇組成員,都要求籤署一份比平常保密合同要求更多更嚴的保密合同。
合同甚至規定,為了保密需要,即便拍攝完成後,劇組要求他們離開麥瑞肯國,他們也必須遵守。
當然,劇組會給予一定補償,相當於劇組請他們去旅遊。
至於旅遊的目的地,當然是最便宜的菲洲地區。
演員和劇組成員去旅遊的費用,算在營銷費用上。如果算在電影製作費用裡,那恐怕是很難給得出錢。
沃納負責製作《女巫布萊爾》裡的道具,比如女巫布萊爾的歷史資料、目擊報道,還有影片裡三位主角的日記記錄。
另外,還要虛構的三位角色失蹤的各種新聞報道,以及相關物品。
關於角色失蹤的報道,有報紙、有電視新聞、還有尋人啟示等等。這些東西不能隨意編寫,要有聯絡性和邏輯性。要讓人看見後,找不出明顯的漏洞。要讓人看見後,相信這些是真的。
這些道具既要用來拍電影,也要放到網站上,供網友們觀看和查詢。
同時,沃納還要製作一些其他女巫的相關的失蹤事件。先把其他的與女巫有關的偽失蹤事件一個一個放到網站上,再把《女巫布萊爾》裡面角色的失蹤相關尋人啟示放到網站上。
一開始,肯定不會有人特別注意《女巫布萊爾》裡面的角色失蹤尋人啟示。等電影拍攝完成後,正式進行運營時,把找到的失蹤的一點模糊的影片和錄音,放到網上。那個時候,才是真正引爆《女巫布萊爾》的開始。
吳龍教導文之仁和沃納,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女巫布萊爾》的營銷計劃,就和拍電影一樣。
一部電影,要有很多的鋪墊,最終迎來高氵朝。而前期鋪墊越認真,最終的高氵朝就越震撼。
為了影片的成功,營銷計劃就不能出錯。
同時,沃納還要物色幾個美食主播,在真正引爆運營《女巫布萊爾》角色失蹤事件前,炒作一番“女巫”的黑暗料理。這些女巫食物,來自於探索女巫網站。
沒錯,吳龍給出的營銷計劃裡有一部分,就是透過“女巫黑暗料理”來吸引一批美食愛好者,關注“探索女巫”網站。
這是利用美食節目引流。
女巫的傳說,在西方流傳很廣。和吸血鬼、狼人一樣,成為黑暗傳說的鐵三角。
在麥瑞肯國各地,都流傳著歷史悠久的女巫傳說。特別是一些偏僻的小鎮,絕不缺乏這樣的故事。
吸血鬼吸人血,狼人吃人,女巫害人。
吸血鬼是致命的,狼人是兇殘的,女巫是詭異的。
很多西方影視作品,都有女巫。就連《加勒比海盜》裡,也出現了女巫。
所以,女巫的季節,正準備登入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