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下來的迷茫,絲佳麗試了兩次才進入狀態。
有時候,站著或坐著的感覺,和躺下來的感覺是不一樣。人的腦子裡似乎有個開關,整個人躺下來後,開關就會自動開啟,腦子進入躺著模式。
這個模式,和趴桌子上的不一樣。
原版裡,特寫露西的眼睛後,插入一個50%的黑屏顯示。這是在告訴觀眾,露西的大腦開發已經達到50%。
這裡吳龍不打算這樣做,他會在拍露西的眼睛特寫後,將鏡頭拉開,把露西側躺病床上的上半身收入鏡頭中。
這樣的鏡頭語言,可以給觀眾一種第一人稱代入感。
當然,這樣拍很考驗演員的演技。演技不好,拍這樣的連續鏡頭反而會讓觀眾看得不舒服。
“知道為什麼迷茫嗎?”吳龍問她。
絲佳麗看過劇本,點頭。
“在飛機上,我的身體分解重組。醒過來後,對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一切很陌生,所以產生迷茫。但是,因為大腦開發達到百分之五十,所以她很快就明白自己發生了什麼。”
吳龍點頭。
“對,所以她坐起來後,想明白了自己發生了什麼,嘴巴會有一個‘哦’,我明白了的口型。你還要加個小動作細節,歪一下頭。這既可以理解為側躺久了脖子酸,也可以理解為我明白了,然後做這樣一個動作表達一種特別的情緒。”
吳龍在給絲佳麗講戲時,其他演員也在一旁聽。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為什麼要這樣演,這樣的細節表現了什麼,這些細節符不符合角色設定等等。
吳龍開始用手模擬攝像機的鏡頭,給絲佳麗做演示。
“你躺在這裡,鏡頭這樣拍你眼睛特寫。然後拉開,畫面拍到你上半身。你坐起來,做了剛才我說的那些表情動作後,攝像機會繞著你移動,從右側繞到你身後,從你背後往外拍,拍你能看見外面的情景。”
在後期剪輯時,鏡頭移動中展示黑屏白字“50%”。
“鏡頭繼續繞著伱移動,移到你左側時你會往左看。鏡頭重新繞回到你前面時,你目光看桌子上你的衣服、桌下你的鞋子,還有你手上的手鐐。鏡頭不會停,繼續繞你轉,重新來到你右後側。”
“這個時候,從這個角度,鏡頭的畫面你的後腦右側在畫面的左邊,畫面中間和右邊,展露護士聽到動靜開門進來。看到你醒來後,立即關門出去報告。”
“龍哥,你要拍長鏡頭?”絲佳麗有點擔心。這第一場她的戲就是長鏡頭,自己不能把握住。
“不算長鏡頭,但也有五十秒左右的鏡頭。這是對你演技的考驗,只要你按我說的演,沒問題的。”吳龍鼓勵絲佳麗。
旁邊的演員都是蘭西國的演員,聽到吳龍喜歡絲佳麗說沒問題,心裡則不是這樣想。
這樣的要求,其實是有難度的。就算他們這些拍過多部電影電視的演員,也不敢保證說沒問題。
這些鏡頭,如果只是幾秒或十秒的鏡頭剪輯在一起,那是沒問題。可連著一起拍,只有一個鏡頭,那就不簡單了。
這不只是演員的問題,還有攝像師的技術,還有時間上的把握。鏡頭給到哪裡,該是什麼表情。五十秒的鏡頭,怎麼分配各種表情和細節,都要配合得很好。
如果分開拍攝。只要求當下鏡頭的細節和表情,那就容易很多。
吳龍沒有馬上用無相功影響,而是讓絲佳麗自己體會。等拍了二十次後,吳龍再用無相功影響,拍出所要的鏡頭。
《超體》這部電影,因為細胞的進化,導致露西會失去人性,難以再體會到感情。所以很多時候,她的表情都是像機器人那樣冷酷的。
這個鏡頭裡的她有表情,是因為重組後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和體會,才會有表情變化。
拍完醫務室室的鏡頭,拍露西走出醫務室的鏡頭。
這個劇情,讓大家見識到了大腦開發50%後的恐怖。
她一抬手,除了警察皮埃爾,其他人全部倒地。這樣的情景,讓皮埃爾心中驚慌。
“你面對皮埃爾的槍口時,抬手讓其他人倒地昏迷後,走向皮埃爾。這個時候,你要表現中露西的複雜。”
吳龍又開始給絲佳麗講戲。
“電影裡的設定,大腦開發達到百分之五十後,可以控制別人、控制物體。這樣的情況出現,你說,露西會不會感覺自己是神?”
絲佳麗有所領悟地點頭。其他的演員也暗暗點頭,感覺自己學到了。這就是細節,符合邏輯的細節。符合邏輯,就要表現出來。沒有表現出來,就是不符合邏輯。
“但是,只有‘我是神’這樣一種感覺,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