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胡均不學會駕駛摩托車,此時做駕駛摩托車的動作就不夠逼真。
而趙斯駕駛摩托車逃走的背影鏡頭,和側面飛過花壇的鏡頭,都是特技演員做胡均替身完成。
汽車追逐戲,重卡追擊摩托車這場戲相當精彩。為了儘量還原原版電影,吳龍不得不在滬海找類似場景的地方來拍攝。
在拍攝場地方向,滬海確實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在逃離追擊後,趙斯打電話回家,引出養父母被殺。之後,有段劇情,用來表現趙斯還是個孩子,有孩子的天性。
不再像第一部《終結者》時,被保護物件只會驚慌只會逃。這個劇情,讓角色豐滿起來。
趙斯還是個充滿孩子氣的少年。在得知自己可以命令終結者後,會做出孩子氣的動作。
比如,嘗試終結者說的話是不是真的,讓終結者抬起一隻腳,單腳站立。終結者照做後,他會握拳舞動,並快樂蹦跳。
剛才他呼救,結果有人過來幫助他。他因為自己能控制終結者,立即變成熊孩子,讓別人滾蛋。
被罵小蠢豬後,立即像個小人得志的樣子,假裝自己是大哥般雙手環抱於胸,讓終結者當自己打小弟、打手,讓終結者教訓對方。
在看到終結者動不動就掏槍殺人時,他立即阻止。還要終結者發誓,再也不能殺人。
精神病院救趙儷,除了趙儷的精彩逃亡。還有兩個比較經典的鏡頭。
一個經典鏡頭是液體終結者穿過鐵柵門的過程,讓人大感震驚。這個情節設定很有特點,且有一個有意思的鏡頭。
液體終結者的身體穿過去了,手槍卻被卡在裡面。最後需要轉動手腕,才把手槍調整姿勢從兩個鐵欄杆之間穿過。
第二個經典鏡頭,是液體終結者扒開電梯門後,被吳龍飾演的終結者用霰彈槍一槍爆頭。
這個爆頭就很精彩,沒有血花飛濺、沒有頭被西瓜那樣打爛,而是被打成兩半。表面是人臉、面板,裡面是銀白色的液體金屬。
相信第一次看到這個設定的觀眾,一定會大為震撼。
這不像前面霰彈槍子彈的要液體終結者身上那樣只是一個大坑,而是像異形怪物那樣,頭分成兩半。
頭分成兩半,卻還活著。
看起來就讓人感覺恐怖。
救出趙儷後,有個劇情很有意思。
趙斯想重新設定吳龍飾演的終結者,讓其更具人性化。於是有了一個割開頭皮,開啟金屬頭顱的情節。
這個情節的拍攝,採用多種組合,並沒有用到電腦特效。
有吳龍真人表演,在頭頂右側弄個被割開的假頭皮,並翻開到一邊,用鐵鉗夾住,鐵鉗頭的另一側。
這個鏡頭的畫面,是吳龍真人表演,給的是吳龍正面特寫。因為需要吳龍說話,且要有豐富的面部表情。
開啟金屬頭顱時,這裡就是假人頭了。
這段劇情,有幾個有意思的情節用來豐富角色。
比如,取出吳龍飾演的終結者腦中的晶片後,終結者就關閉不能動。此時趙斯對著終結者的響指,看到終結者沒反應。又抬終結者的手,結果終結者還是沒反應,如同一個任人擺佈的木偶。
這裡,表現出趙斯這個孩子的好奇、好動和喜歡玩鬧的,小孩子這個年紀應有的特性。
而趙儷拿出終結者的晶片後,表現出對終結者的不信任。哪怕這個終結者曾經救她和她兒子,可是她的記憶和經歷裡,上個同樣的終結者卻是在追殺她。
所以,她認為必須靠自己,不能依靠終結者。畢竟終結者在未來是站在人類的對立面,是屠殺人類的兇手。
她擔心會不會有什麼她不知道,或不理解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