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在鏡頭裡,展現在電視機螢幕前,讓觀眾們看到的,是一個詭異、且讓人看到後感覺害怕、膽寒、毛骨悚然的畫面。
似乎感覺到有人靠近,小女孩動了,她轉過身來面對大家。
這是一張滿臉汙漬的臉,看起來不像真人,反而像玩具娃娃的臉。
可是,在叢林出現這樣一張臉,頓時讓人感覺驚悚。
有的觀眾不由汗毛聳立,有的觀眾下意識往後躲閃,或找東西擋在身前。
這樣的畫面,實在是太詭異了!
突然間,小女孩仰頭。露出一張黑色的猴子的臉。這個黑色的猴子,對著大家張開嘴巴嘶叫,露出嘴裡的尖牙。
這個變化太突然,電視機前的觀眾很多都被嚇了一跳。明知不對勁,心裡早有提防,還是被嚇一跳。
攝影師顯然也被嚇了一跳,鏡頭在搖晃中後退,拍到大家驚慌的樣子。
黑色的猴子怪叫著,跳到樹上,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很快就消失在叢林裡。
科爾博士將猴子掉落的玩具娃娃頭撿起來。
“一隻猴子,怎麼就法克的在這個叢林里弄到一個娃娃頭,還戴在頭上嚇人?”
主持人卻是回答他:
“我想答案在那裡。”
說完,他示意大家往他指的方向看。大家跟隨他的視線看去,就見一棵大樹上,掛著無數的玩具娃娃。
這些玩具娃娃有大有小,有的穿著衣服,有的沒有穿衣服。每一個玩具娃娃,身上、臉上都是髒兮兮的樣子。
有的玩具娃娃的繩子或藤蔓、氣根綁吊在胳膊下,有的玩具娃娃竟然是吊在脖子上,看上去讓人一陣毛骨悚然。
觀眾們看得汗毛聳立,看見吳龍他們還向這棵詭異的大樹走去,紛紛在電視劇前,在心裡大喊著不要過去。
螢幕裡,吳龍他們過去才發現,不是一棵大樹,而是一堆樹的樹上都掛滿玩具娃娃。
走進樹與樹之間,周圍、頭頂都是玩具娃娃。這樣怪異的場景,被那麼多玩具娃娃注視著,總給人心神不定的感覺。
不安的情緒在大家身上漫延,似乎危險就在周圍。
“我記起來了。父親曾和我說過,這是幽靈樹!”
“當地人相信詭魂會寄宿在樹木裡,所以有時會在這樣的樹上留下禮物。”
醫生好奇問:“為什麼要選玩具娃娃呢?”
“這個我知道。”攝影師搶著回答:“我來之前看過亞馬遜熱帶雨林傳說,裡面就有關於幽靈樹的故事……”
就在大家等著攝影師講故事時,就聽到科爾博士的兒子突然失控起來。
“天啊,這不可能!”
攝影師將鏡頭轉向科爾博士兒子,就見他慢慢走向其中一棵樹。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發現科爾博士兒子的目光,鎖定在其中一隻玩具上面。
那個玩具不是玩具娃娃,而是隻玩具毛絨小熊。毛絨小熊上身上還穿著一件藍色的衣服。
“那是我的玩具熊馬貝雷。”
“怎麼會在這裡?”
主持人卻是高興起來,心裡想著節目有救了!這樣的怪事,不正是吸引觀眾的地方嗎?(《河流》裡的角色設定。在戲裡要有這樣的表情把想法表露出來給觀眾看,讓觀眾知道這是怎樣一個主持人。這個主持人的宗旨,一切為了節目效果。找不找得到科爾博士,根本不重要。)
“是科爾博士,一定是他來過這裡,我們的方向對了!”
“肯定是他把玩具熊掛在這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