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雨林區,河道變窄。鳥叫聲,動物叫聲,不知名地叫聲,不時從河兩邊的岸上傳來。
開始拍尋找科爾博士的偽紀錄片。
“訊號就在前面!”安吉麗喊道。
參與演戲的人紛紛向前看。吳龍對攝影師說道:“拍前面,注意抓拍。”
結果什麼都沒有。
“船呢?訊號位置顯示就在這裡!”安吉麗說道。
“也許,在水裡!”
鏡頭一轉,已經是把水裡一個籠子吊上來。沒有拍尋找,水下拍攝費錢費時間,沒那個必要。
訊號器在籠子上。劇情裡,透過訊號所在的位置為起點,模擬潮汐軌跡,算出六個點。但前五個點實際上不存在,只有第六個點,現實中存在。
但是想要前往那個地方,地圖上沒有詳細標明,也不知哪條河流經過那裡,這意味著要徒步過去。
在亞馬遜熱帶雨林裡徒步是件極其危險的事,運氣不好輕則受傷,重則喪命,有人反對。
但科爾博士家人堅持要去。
此時,導遊搖頭。
“不,你們不能去。”
“為什麼?”吳龍問對方。
“那裡是禁地,沒有人能進去後活著出來。”
主角吳龍肯定是不想冒險闖禁地,可電影電視都是這麼安排的。主角不願意,那就逼他願意。
在科爾博士的強烈要求下,眾人分坐兩艘橡皮艇前往。
實際拍攝時,不會在這裡拍坐橡皮艇。回到麥瑞肯國,會選一條類似的河流拍。
從這裡,引出兩條線。
一條,是偽紀錄片。另一條,是一部電影。至於第二部電影,是第一部電影的續集。
第一部電影,吳龍要拍的是《狂蟒之災》。
透過橡皮艇,他們找到科爾博士的船。
在這條船上的拍攝,同樣是回到麥瑞肯國再拍。
偽紀錄片裡,眾人聽到船裡有敲擊聲,眾人分頭尋找,發現一扇被從外面焊死的門。
門上寫有:“不要開啟此門,危險!”
科爾博士的家人認為科爾博士被封在裡面。封門的人擔心有人來救科爾博士,故意寫上不能開啟。
吳龍和安吉麗建議不要開啟,可其他人是受僱於科爾博士,所以他們按科爾博士的要求去做。
在他們認為,能有什麼危險呢?
《狂蟒之災》與原版有些不同。原版裡,他們遇到捕蛇人保羅·薩朗,好心收留保羅。沒想到保羅是個壞蛋,利用他們去抓森蚺。在經過保羅的舊船時,因為上船拿東西,死了船長馬泰。
吳龍拍的這一版,沒有保羅這個人。他們在船上找到線索,科爾博士換乘另一條船繼續前進。船上有科爾博士遺落的地圖,還有一箱炸藥。把這些帶回去後,於是按照科爾博士的地圖,改道前行。
然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巨蛇雕像圖騰,還有木牆攔截河道,船無法通行。
炸開木牆後,炸出很多蛇飛到船上。
炸木牆不在這裡拍,回麥瑞肯後拍。這些蛇裡有毒蛇,有人因此被咬中毒,開始昏迷。
吳龍決定返航救人,可惜還沒等船掉頭,人就死了。
船繼續前進,去尋找科爾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