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結束後,吳龍和劇組的人一起吃飯。晚上,他與福克斯一起,回到福克斯的家。
今天福克斯旁觀了拍攝槍鬥術近身槍戰,並錄了影片。在吳龍拍其他戲的時候,福克斯就利用空閒時間反觀觀看和學習。還有膝上型電腦大概瀏覽吳龍給的u盤學習資料,對照著影片裡的戰術和動作思考、學習。
“怎麼樣, 有什麼感想?”
“有所收穫。”福克斯承認自己的不足。
吳龍第一次跟他說槍鬥術時,他就相信吳龍。可相信吳龍是一回事,親眼看見這種演示又是另一回事。
電影拍攝是電影拍攝,肯定有誇張和房間安排的意思。可這種安排,在現實中也是會出現的。就算不會出現,也可以給一些類似的場景做參考。
一個有經驗的職業殺手如果還只是把吳龍這種有目的的拍電影當成拍電影,那隻能說明這個職業殺手的實力也只能到這裡了。
不能從中領悟,那就是實力的天花板。
能從中領悟,那就有可能打破這個天花板,躍升到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層次。
殺手之所以是殺手,而不是硬漢、也不是特種兵王,就是因為殺手從來都是伏擊刺殺。
目標在明,殺手在暗。殺手是狩獵者,目標是獵物。殺手對目標很瞭解,目標卻對殺手一無所知。
環境、時機都是殺手經過挑選,最有利於殺手。
所以,殺手才會成功率較大。
福克斯能夠屢屢成功,也是如此。
可電影里約翰·威克的情況,他是被一群殺手包圍,情況對約翰不利。
“如果是我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殺出去,逃走,而不是陷入包圍圈。”
福克斯對付自己的殺手組織時,他是獵殺者。《疾速追殺》今天拍攝的長鏡頭這一段,如果他代入主角,他就是被獵殺者。
從拍攝的情況分析, 進入主角約翰·威克家裡的殺手, 都是職業殺手而非那些混混或道上的人。這些職業殺手中,有的還是精銳。
面對這樣的殺手包圍,福克斯很難保證自己能全身而脫。現實不是拍電影,沒有ng重來。所以他在剿滅自己的殺手組織時,是分散的殺,有計劃的殺。
像電影的場景,他通常不會遇到。如果暗殺目標太棘手或防範很周全,他會遠端狙殺,甚至採用爆炸。而不是像電影裡那樣,把自己置於險境。
“槍鬥術並不是像這個名詞表面那樣理解,用槍格鬥或者在格鬥中用槍。至少今天你給我展現的簡單的槍鬥術裡,主角約翰·威克最先想到的是保護自己。同時,在面對多個目標時,第一槍怎麼打,第二槍打哪裡,每一槍的順序和目的,都要在極短時間內計算出來。”福克斯說道。
“像一開始面對三人戰鬥陣形時, 如果是我, 沒有實力衝上去靠近開槍。而離開距離稍微遠的話,我也不敢保證能只用三槍就將他們三人爆頭。所以如果不能快速擊斃他們,這會陷入與他們的持續交火中。”
福克斯自信實力很強,但不會衝上去近身格鬥。因為對手不只這三個人,時間越久對他越不利。
而三槍爆三人的頭,基本不可能。槍一響,別人就會躲。
“我最多能擊斃兩人,可在與第三人的交火中,他們的人一定會圍上來將我包圍。那個時候,我想逃也逃不掉了。”
“你之前跟我說過的,先打腳或軀幹的方法,我也有點明白了。”
“還是面對這三人組時,約翰第一槍先爆頭解決掉一個,可其他兩人馬上反應過來。這個時候,約翰只能對付其中一個。所以他才一隻手舉起靠近自己的殺手的槍,另一隻手開槍射擊第三人的腳。”
“如果我沒有跟隨洛奇練功,我就不會明白為什麼另一隻手開槍不直接射軀幹或頭,而是射腳。”
“你明白了?”
福克斯點頭。
“明白了,是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