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回答:
“真功夫!”
“長鏡頭!”
齊柯點頭。
“對。不過你不能說別人不是真功夫。就說比鏡頭。我們的是長鏡頭,羅常和吳龍的打鬥始終呈現在鏡頭裡,連貫下來的。別人的動作片,這樣的鏡頭不可能出現,都是剪輯的。”
“回到那個砸茶几的動作,是怎麼做的呢?是利用錯位。主角站一條線,砸玻璃茶几的武替在另一條平行線。武替要從主角後方跑過來,先來個側手翻,借這個翻衝勁,再接一個後空翻。這樣,就能跳得高。但是,後空翻只能做一半,人在空中不能繼續翻,要手腳朝天,後背砸在玻璃茶几中心。”
“這個動作的要求很高的,一是要能在空中控制好身體,二是要正好砸到玻璃茶几中心。”
“齊哥,是不是最後武替跳起來時,主角踢出一腳。利用側拍視覺差,讓觀眾看不出主角和武替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齊柯點頭。
“那現在怎麼拍?不是這樣拍嗎?”有人問。
“現在拍法,一個就是武替原地起跳往後倒,被砸的桌子、茶几就跟紙糊一樣,一碰就倒。”
“還有一種距離茶几遠一點,用威亞拉過去再砸到茶几上。如果技術不過關,做不成功,就用剪輯。威亞拉過去是個鏡頭,砸茶几又是一個鏡頭。遠鏡頭唰一下拉過去,切近鏡頭啪一下砸在茶几上。”
有人想起什麼,問道:
“齊哥,有些電影電視這樣類似的鏡頭總是慢動作,是不是拉威亞拍的,技術不行只能用慢動作?”
齊哥搖頭:
“這我就不清楚了,也許別人用慢動作是要藝術效果。”
大家發出懂的都懂的笑聲。
“還是常哥厲害,能在長鏡頭下做這樣的動作。”大家稱讚羅常。
羅常搖頭。
“你們錯了,這個動作我自己一個人是做不出來的。目前原地後空翻兩週是最高紀錄,很少有人能做到,我也做不到。我那個動作相當於原地後空翻三週,這個世界上憑個人能力,恐怖只有龍哥才能做到。”
“沒有跳板助力,人的彈跳力跳不到足夠的高度,就沒有足夠時間在空中連續空翻。除了跳起的高度,還要求空翻翻轉的速度要快,否則同樣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
“是龍哥用掌把你打起來的?”有人問:“可是你們對掌是與地面平行,龍哥沒有把你向上打啊?”
羅常解釋道:
“看起來我們對掌是平行的,實際上出掌時,我身體是跳起來的。這個動作我和龍哥練習過多次,得龍哥提點,打拳就是要把自己整個人扔出去。所以我出掌時,有個跳起的動作,重心往雙掌上壓。”
“當我雙掌與龍哥雙掌接觸時,感覺到從手掌上傳來一股巨大的力量,就像被汽車撞到一樣。這股力量順著我雙臂傳到身體,形成一個向上的託力把我推出去。我所做的就是要儘可能高的跳起,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還要儘可能快的做空翻。”
有人聽完鼓掌,引得其他人也鼓掌。
“龍哥的功夫真厲害,力氣大也就罷了,居然平直出掌,還能把人打得往上飛,真是難以想像。龍哥,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吳龍也願意解釋。
“這就是我們中華武術所說的勁與力的不同。力只有一個方向,就是運動的方向和打擊的方向。勁卻可以有變化。”
“勁要怎麼練?”有武行忍不住問吳龍。
“練勁要練功、練氣、練筋、練整、練定、練樁、練較力、練爭力等等,用心練才有可能練出來。現在很少有人能練出這樣的勁了。”吳龍說出一大串東西。
功夫這種東西,有些就算講出來,你不練也沒用。就算師父肯教,你不練到,也體會不到。
就像現在很多人練傳武,嘴上說的一套一套,什麼勁什麼勁啊,什麼蹬腿轉胯擰腰啊。
不練力量、不練抗擊打,只和徒弟、或師兄弟之間過招、講手,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