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精彩!”
“不容易啊,這麼多機關!”
道具師流出眼淚。
“幸好一次過,否則我真是太難了!”
原來,不管是蜈蚣精抓起的地面,還是石刺、土牆、石柱,這些都是特製的道具。
蜈蚣精扮演者羅常抓起的寬約一丈、長約兩丈、厚約一尺多的地面,由泡沫製成。
事先分割成許多大小不一的碎塊,上色後最外面粘上真泥土。再拼接成一大塊地面,不能粘得太牢,以防吳龍打不碎。
製成一整塊地面後,在上面覆蓋好草,埋在事先挖後的坑裡。再將偽裝鋪好,不仔細看,根本察覺不到貓膩。
其他三面砸向法海的土牆,則是真的土牆。只是混了粘性大的泥土,不讓土牆被坑裡的機關彈起時散掉。
吳龍是憑真功夫,硬是把三面土牆直接打碎並散飛出去。
坑內的機關,後期可以用電腦覆蓋掉,用挖坑後未放機關時的坑內圖片就可以。
石刺也是真的石頭製作而成。事先敲碎,再重新粘合成形。粘合劑還不能太粘得太牢,否則吳龍拍不碎,也踹不碎。
石刺做好後,同樣埋在事先挖好的坑內,石刺下裝有機關,可以把石刺推出地面。
從鏡頭外飛向法海的石柱,也是用泡沫製成。事先切割好,再重新粘上。同樣不能粘得太牢,讓吳龍能打碎踢碎。
為了扔石柱和大石塊,特意製作了多臺發射石柱和大石塊的發射器。如果不是真的石柱和大石塊太重,發射器發射不了,吳龍還想用真的石柱和大石塊。
他雖然不能一掌打碎真的石柱和大石塊,可只要把石柱和大石塊事先弄碎才粘好,不粘太牢固,他就能擊碎。
還有蜈蚣精取兵器出來,兵器是事先埋在地下。
先在周圍布一圈鞭炮威力的煙火。蜈蚣精滾到圈內,煙火啟爆。泥土往外飛濺,有煙有塵遮擋視線,觀眾看不清羅常從地下取下蜈蚣刀。
這要求羅常滾的時候,一定要滾到位。
為此,羅常和吳龍練了不少時間。
法海的禪杖,則由齊柯扔從鏡頭外扔向吳龍。吳龍教了齊柯一點扔禪杖的手法和技巧,讓齊柯能夠扔得準一些。
金山寺在法海身後,禪杖只能從身後飛過來。吳龍會小李飛刀,自然能聽音辯位。
按道理,齊柯要把禪杖扔到吳龍右手上舉的位置。這樣看起來,讓觀眾感覺禪杖自己飛到法海手中。
可就算吳龍用無相功影響齊柯,也做不到百分百讓齊柯扔準。畢竟齊柯不會小李飛刀。
吳龍要保持面向蜈蚣精,手臂直接舉起抓接禪杖。一旦禪杖扔得有偏差,吳龍就只能移動位置去接。
移動位置去接,就表現不出是禪杖自己飛到法海手中。
吳龍設計了向後空翻這個動作接禪杖。
這樣他透過聽音辯位,跳後空翻時可以選擇迎向禪杖飛來的方向,再控制跳起高度,就能在空中準確接住禪杖。
同時也不用擔心觀眾認為禪杖不是自動飛到手中。
整個長鏡頭,走位很重要。
四處布了機關,前期還要打鬥。先徒手,再兵器。如果走位出錯,走不到位置,就要重新再來。
另外,啟動機關的時機,發射石柱、大石塊的時機,都要把握精準,否則無法形成夾擊之勢,又或者角度不對、高度有差別,法海出手的姿勢就不好看,或者不成功。
為了保證一次成功,他特意詢問、搜尋、查詢系統和系統商城,花十萬聲望值,將實演特訓空間附加入無相功,可指定多人受到劇本世界影響。
那些負責機關的工作人員受到劇本世界影響後,也能參與到劇本世界中。這樣,他們的工作都會按劇本世界的發展來配合,不會出現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