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府,你既已開口相詢,其實心中便已有了計較!某隻有一言:用生不如用熟!偌大把柄握與你之手,此等人物方能靠得住!你只需使他答應上本彈劾徐文淵便可,從此之後蘇州府衙內便無人再掣肘與你!本官言盡於此!揚州、淮安、常州三府之亂俱已先後平息,本官要動身前往這幾府巡視一番!看看接任之人能否擔起此份之責!方知府,好生盡心做事,後會有期!”
六天之後,李若鏈關於平息江南數府騷亂的加急奏報便擺在了朱由檢的御案上。
奏報對幾名錦衣衛高官關於此事的前期謀劃部署,以及各府城中平亂的細節做了較為詳盡的描述,著重強調了錦衣衛在這次波擊數府的騷亂平息當中,沒有誤殺一名平民,雖然在過程中導致了不少市民受傷,但那也純屬無奈之舉。
這次抄沒的二十餘名鉅商以及劉祚等犯官的家產,由於涉及的財物種類繁多,所以具體的結果尚需一段時日才能統計好,而從各家中查抄的金銀正在加緊打製木箱,完成後將會率先僱船運回。據李若鏈估算,僅這批金銀就有八百萬兩左右,其他的田產、商鋪、貨物、宅院等等估值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發財了!哈哈!
朱由檢看到這裡心情變得愉快起來。
雖然他現在不缺錢,甚至可以說非常有錢,但錢誰會嫌多呢?
不過這筆鉅款不能全部解到京師,其中山東、河南兩地要各留下一百萬兩。安置災民需要的各種物資數量巨大,鋤頭鐮刀斧頭鐵鍬等各種農具都需從京師起運送往各地,沿途的消耗也不是個小數目,不如留下銀錢讓當地官府自行採買打製,並且還能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可小視的促進和推動,能讓很多百姓從中持續受益。
李若鏈在奏報中還簡單的提了提蘇州府之事,將知府方文與同知任元山的矛盾簡略介紹一下,最後談到了任元山的應對和輸誠,並將任元山家族在蘇州所涉及的生意列了出來。
和李若鏈當初的反應差不多,在看到這個任元山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之後,朱由檢也不由大笑出聲。
趨利避害是絕大多數人的本性和共性,從錦衣衛列舉的資料來看,任家在蘇州府也無太大的利益,這次任元山參與其中,最大可能就是因嫉生恨,雖然人品有些問題,但也不算不可饒恕之罪,留任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孫傳庭舉薦的這個方文,朱由檢還是想用心培養一番的。不為別的,只為了給老孫在朝堂中將來能多一份力量。
朱由檢相信孫傳庭的眼光。
為了方文能有一番作為,那給他配備的副手必須聽話配合才好,既然有如此大的把柄攥在方文手中,那這個任元山就留任好了。
李若鏈在這件事情上做的非常好,值得提拔重用。
至於其他幾府的官員任免,朱由檢打算暫時將現有未涉案官員留任,主官空缺的由佐貳暫署便可。
經過錦衣衛這次突如其來的打擊,這幾府的官員估計也被嚇得夠嗆,至少短期之內會對朝廷唯命是從,至於主官人選,朱由檢傾向於讓李邦華舉薦。
李邦華赴山東處置災民安插一事已有半年的時間,這段時日足夠他對身邊的官員有了更充分的瞭解,其中表現突出的能吏幹員理應得到升賞,朱由檢也相信老李的人品和眼光。
這批涉案官員中,劉祚、黃靜波、李啟梅、孫運轉、焦雲峰主犯全部處斬,家產充公,家眷流放。
徐啟明、劉興文、黃志、王作海等等商人也會與上述官員一樣處置。
而對於那些級別較低的涉案官吏,除了家產充公外,朱由檢並未打算將這批人全部斬殺。
這倒不是他太過仁慈,而是這批人還有他用,並且是很重要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