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潘獨鰲、徐以顯建議張獻忠堅守竹山縣城時,李定國便竭力反對。
他對張獻忠建言道:俺們多年來就是因為四處攻伐,實力方才越來越大;守城不是獻營的長處,遊擊作戰才是獻營的拿手本事;現在以己之短就敵之長,實乃取死之道!眼下要麼放棄竹山、竹溪,繼續遊動作戰;要麼全部退守黃茅關,若是守不住還可以翻山而走。
張獻忠聽後也有些猶豫,他知道李定國對於戰陣有著卓越的見識,並且講的也很有道理,獻營所長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這守城可是從來沒有過。
潘獨鰲對李定國的話嗤之以鼻孔,他對張獻忠說道:“大王若想成就大事,須得據有一城一地方可。若是還如從前那般四處流竄,何來的民心歸附?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王此次只要守住竹山、擊退官軍,那此地百姓將會看到大王所擁之實力,從此便會對大王真心信服,大王的名氣也將會慢慢傳開。到時只要大王拿出些許錢糧放於百姓,那此等民眾便會感恩戴德,大王便會在竹山、竹溪兩地站穩腳跟,將來組織民眾開荒拓田、積蓄糧草、招兵買馬,數年之內整個鄖南便會盡數大王所有!”
徐以顯也趁勢道:“現今大明朝廷已是四面楚歌,衰敗之勢日顯。各地義軍已成燎原之勢,官軍不可能只盯著大王一處,他們還要與別股義軍交戰!況且此戰若勝,以官軍喜弱畏強之慣例,再要組織強軍來襲,那還不知哪年哪月。到時我獻營早已壯大無比,或往蜀中,或依然於此發展,何懼其來?此戰絕不可退避,須得打出名氣不可!”
兩人的一番言論也不無道理,張獻忠猶豫再三後決定還是聽從兩位軍師之言,留守竹山縣城。
但為了保險起見,張獻忠還是決定留下後路。一旦官軍攻勢兇猛,縣城守不住,那就從西門外的堵水橋退往黃茅關。堵水橋和黃茅關要留人守禦,以確保退路無憂。
李定國、孫可望苦苦相勸之下也未能改變義父的決定,無奈之下只得分領了守橋守關的重任。
張獻忠的佈置若是在原先的歷史中也能說得過去。歷史上的官軍確如潘、徐二人所言,少有韌性十足之軍,並且基本沒有號令嚴明的數萬大軍合圍剿賊的情況出現。
退一步講,就算竹山縣城守不住,張獻忠預留的後路還是非常有效的,不管如何,保命是毫無問題的。官軍打縣城想的是收復失地,很少有人謀劃將流賊一舉殲滅。就算有人想,但此時最大股的官軍都在陝北的洪承疇手下,不要說數萬人的大軍,就算萬人也是很難湊齊。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上的,但現在歷史已經徹底改變。有個本不該出現之人悄然降臨這個世界,許多人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數只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大軍已經布好了口袋,就等著將張獻忠裝進去後埋掉。
登上黃茅關的黃得功看到流賊們爭先恐後的往後山逃去,於是讓親兵去招呼吳群等將領過來議事。
他和李重進奉命奔襲竹溪縣一帶的賊兵,沒想到趕到後卻發現賊人已經退走,兩人遂率部向竹山方向行進。
兩日之後兩部先後抵達黃茅關,眼見流賊據關而守後,黃得功與李重進簡單商議過後,遂下令輜重營砍伐樹木製造簡易雲梯,然後強攻黃茅關。
黃茅關關牆也就兩丈多高,攀爬時不需要很高的梯子,輜重營很快便製作好了十幾架長梯。黃得功讓五百銃手和一千名弓手組成三個方陣,掩護刀盾手爬梯強攻。李重進則從部下挑選出十餘名神射手選好位置,伺機射殺勇悍之賊。
守禦黃茅關的李定國手下雖有數千人,但大部分都是未著甲的普通流賊。精銳老營只有五百之數,弓手也只有數百人,眼見關下官軍來勢洶洶,明知不敵但也只能硬著頭皮組織防禦。
在各自哨管的帶領下,身著棉甲頭戴鐵盔的弓手銃手分別行進至關牆下五十步擺好陣型,一千名刀盾手分別持盾抬梯準備衝鋒。
李定國只得將數百名弓手分散開來以便射殺攀爬的官軍,然後用一百老卒帶五百普通士卒分段把守,自己親率一百老卒作為預備隊,隨時支援危險地段。
隨著尖利的喇叭聲響,在火銃的轟鳴聲和弓弦的響動聲中,前排盾手舉著大盾開路,抬梯持刀的官軍湧向關牆。
官軍密集的火力壓得牆上的流賊根本無法起身,牆上面不時傳來中箭流賊發出的慘叫聲。十餘架梯子很順利的倚靠在牆上,前排的官軍選鋒身著鐵甲,一手持盾一手扶著梯子,牙齒咬著長刀迅速往上爬去。
一名身體粗壯的官軍率先抵達梯子頂端,就在他剛要抬腿邁上關牆時,一名流賊猛然起身,手中鐵棒掄圓後狠狠地砸向這名官軍。
這名官軍急忙舉盾遮擋,一聲悶響過後,這名官軍連人帶盾被砸的從梯子上滾落下來。
沒等那名賊人縮回女牆後面,一直緊盯著關牆的一名關寧軍神射手一箭將他射翻倒地。
隨著官軍弓手射過八輪,銃手依次打完一輪,已經有官軍登上了關牆。
不管是從個人的悍勇還是防護的嚴密,以及火力的壓制等方面講,流賊根本無法與官軍相提並論,李定國縱使個人再勇猛,在這種大勢面前根本不起作用。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流賊就支撐不住了。當第一個逃跑的流賊出現後,幾乎所有流賊的心理便崩潰了,這時候哪還管甚子將令,牆上的流賊們鬨堂大散。
吳群等將領聚攏在黃得功身邊,聽候主將的命令。
黃得功指向黃茅關後山下令道:“吳群帶三千人搜山,所有賊人不留活口;叫輜重營負責打掃戰場、搜尋傷亡士卒,本將帶其餘人馬去往竹山,看來獻賊匿於城中,這回說甚也不能讓他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