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活躍在豫楚交界地帶的高迎祥和拓養坤是大明最大的威脅,盧象升雖然能力出眾,忠心耿耿。但手下兵力單薄,騎兵太少,對陣流賊,雖能擊敗,但無法殲滅。
跑不過人家啊,高迎祥部下多騎兵,每次迎戰都是以流民組成的炮灰為前陣。只要見官軍勢猛難以抵禦,就會果斷放棄那些炮灰逃跑,過不了多長時間,又會裹挾新的流民圍攻府縣,盧象升只得率部下四處滅火,無法傷其根本。
現在有了祖寬、李重進兩隊關寧騎兵的協助,情況應該有所改觀。
但遼東兵馬不聽號令由來已久,盧象升不像洪承疇和孫傳庭那樣果斷狠絕,他對部下太過優容,能不能掌控的住遼東二將還是個問號。
再說高迎祥等人就是到處劫掠府縣,等官軍趕到,他就開始流竄。盧象升的天雄軍雖然能征善戰,但出自河北之地,不善山地作戰,加之糧草難以及時供給,所以只能望山興嘆。
看來有必要派一隻慣於穿山越嶺的軍隊去助陣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突然想起前段時間發生譁變,後被洪承疇安撫後駐紮在樊城一帶的六千川兵。
當初被洪承疇暫留在兵營的賀人龍已經跟隨他去了陝北,後來兵部以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為四川援剿總兵,統帥這六千川兵。
朱由檢決定將這隻川軍劃歸盧象升統領。
川軍吃苦耐勞,雖然軍紀不算好,但戰力還是不錯。並且精於山地作戰,在山高林密地形複雜之地能一展所長。
想到川兵,朱由檢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後世鼎鼎大名的女英雄的形象秦良玉!
這是中國歷史裡唯一載入正史的巾幗英雄,唯一憑藉戰功封侯的女將軍,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的女子,更難得的是她對明廷的赤膽忠心。
崇禎十五年在張獻忠攻入四川后,因朝廷糧餉匱乏,秦良玉竟毀家紓難,用自己家裡的錢供養官軍,抵抗流賊。
朱由檢在後世讀到這一段文章時,也不禁被這位女中豪傑的胸襟氣度所折服,這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她的丈夫、兩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個侄子先後都為國捐軀,稱得上滿門忠烈。
這樣的英傑,因為性別的緣故,在歷史上並不被那些手握重權的庸官所重視。
為國四處征戰,卻屢屢被刁難輕視,以至於滿腔報國之志無從施展。直到南明隆武時期才被封侯拜將,但為時已晚,女英雄已經垂垂老矣。
南明覆滅後,秦良玉拒絕降清,最終歸隱山林,得了個善終。
現在的四川巡撫邵捷春為官平庸,膽小懦弱且不知兵,對秦良玉一直比較輕視,對她的建議一概不理,這樣的人不該竊居高位。
四川現在雖然比較平靜,因為地勢險要的緣故,流賊一直沒有進攻蜀中。
但後期李闖和張獻忠先後進入蜀中,禍亂川蜀大地,這都是四川缺乏一個幹練知兵之人擔當指揮之責的緣故,像邵捷春這樣的庸才應該挪挪地方了。
至於誰接任四川巡撫一職,崇禎想到了一個人,一個耿直但有點任性的大臣。
崇禎五年因孫承宗被迫辭官而受到牽連賦閒家中的傅宗龍,這是一個勇於任事,敢於擔當,不會阿諛奉承的直爽之人。
仗義敢言,曾經在崇禎面前為窮苦百姓說話而被皇帝所厭,因其性格過於直爽所以不被朝臣所喜。
朱由檢自是知道傅宗龍被李闖擒獲,最後罵賊而死,是個忠肝義膽之人。
這樣的人在自己前世的歷史中不被賞識,現在自己作為穿越者來到這個世界,當然不能埋沒其才。
再就是即將到來的崇禎九年,山東、河南等地旱情嚴重,多個府縣糧食絕收,饑民遍地,舉家逃荒者數不勝數。
這些饑民成了流賊最好的兵源補充所在,這是必須高度重視的事情。
大旱是天災,人類無法控制,但人禍可以預防。辦法就是用糧食穩住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會跟隨流賊反抗朝廷。
現在必須未雨綢繆,儘自己最大努力預防慘劇的發生。
還有就是火銃的生產。
自從軍器監聽從自己的意見,實施流水線生產,加上各種獎勵機制施行以來,各種兵器的產量大增,在畢懋康等人嚴格監督下,質量也是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目前月產精良火銃五百杆左右,其餘的刀槍箭矢無數。
朱由檢已給孫應元下令,將勇衛營火銃手擴充至一千人,其中新產火銃七百杆,其餘的三百杆也是經過了精心挑選,杆杆精良。
他還給軍器監下了諭旨,以後生產出來的火銃,全部由勇衛營接收,爭取儘早內把火銃營擴大到兩千人的規模。
因為崇禎九年建奴將會破口而入,威脅京城的安全,朱由檢準備在宣大一線給與建奴以沉重打擊,削弱其有生力量,減輕遼東防線的壓力,逐步減少遼餉給朝廷帶來的沉重負擔。
沉思半天過後,在朱由檢的吩咐下,司禮監秉筆太監將一道道旨意擬好,送到內閣用印後,然後全部由錦衣衛快馬送往各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