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勁小院和市內裝飾的讚歎,林遠夫婦絕不是虛言,也不是無憑無依的奉承,而確實是發自肺腑。
林遠夫婦可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眼界更是不凡,身居高位日久,胸中自有丘壑。
雖然她們並不是擺弄園林的行業方家,但因為見多識廣,底蘊十足,對這方面也算是觸類旁通,頗有一些鑑賞能力。
張勁家的這方小院兒,經過張勁這個大宗師級的陣法師精心佈置,雖然沒有雕樑畫棟、沒有亭臺廊榭、沒有名貴的苗木和價比黃金的湖石假山,但卻毫無斧鑿匠氣,每一草一葉,每一池一石,搭配起來盡皆妙至毫巔。
遠比那些靠亭臺機巧、靠雕琢精細、靠湖石堆砌的名苑名園更加的怡人魂靈。
不止如此,若是上到小樓的二樓或頂樓,視野更加開闊的話,就更會發現,不但這小院中每一處佈置均皆搭配的恰到好處。向遠處望的時候,這座小院同樣與周圍環境百分百的契合。
小院的天成與東側的天然嶙峋巖山,渾然一體,讓小院愈發野逸,讓巖山愈發高拔動人;
小院後院的魚塘、東側依山的纖流小瀑、溫泉池、游泳池一起構成的水系,與南向的無盡碧海遙相呼應,水光粼粼中,彷彿這棟造型簡單的小樓如水上樓閣一般。再配上氤氳的溫泉水汽,彷彿仙境。
小院的人氣,與寒水溪及隔寒水溪相望的那塊原屬海聚禮,現已經歸於劉老爺子名下的那塊耕地,相互輝映,讓這方小院帶著那種與人類文明若即若離的出塵。
……
如此種種,不勝列舉。若是仔細研究的話,這座小院絕對能讓全世界所有的園林大師,都膜拜的恨不能五體投地。
雖然乍一看,這小院兒毫不起眼。沒有令人自覺渺小的巍峨崔嵬,沒有令人望之心慕的神聖莊嚴,也沒有令人歎為觀止的精緻繁華,但在真正懂得欣賞的行家眼中。這卻是完美至無以倫比的一件傑作。
這是隻有宗師級的陣法師或是創世的神祇,才能締造的人間‘奇觀……小院的佈置簡單平易中愈見神奇,屋中陳設也是如此。
一樓的小廳中,雖然沒有太過奢華的佈置,遠稱不上金碧輝煌,但每一處佈置看似隨意,卻恰到好處。不但每一樣陳設、器具都放在最方便使用的位置上。而且它們相互的搭配,還讓房間中充滿了最令人舒服,最能令人神經舒緩下來的生活氣息。
雖然林遠夫婦恪於專精不同,無法一眼看透其中玄妙,但是還是能夠感覺出來,這方小院、這棟小樓的美好。
若是問這對夫婦這小院兒到底哪兒好,他們也許說不出來什麼,但偏偏就是覺著似乎這院子有種神奇的迷人。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話,就似乎只有‘完美’二字可以差強人意。
在他們的感覺裡,小院中大到魚塘、果木、小樓、菜畦的整體排布。小到小樓門窗位置高度、小樓樓體的顏色、每一株果蔬苗木位置的安排,無不是恰到好處。
甚至連青石園徑的彎曲弧度,園徑青石僅經粗粗打磨後的不規則邊角,菜畦綠葉的伸張,都隱隱合著某種莫名的道理,似乎果木的枝條少伸出來一點點,菜畦中數不清的蔬菜葉子少了其中小小的一片,數以百計的園徑青石,任何一方青石上的毛刺少了一個指頭大小的石粒兒,就會影響到整個院落的完美一樣。
真正的‘添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
而且更加令人讚歎的是,人走入這個小院中,就彷彿也成為這個小院中完美的一部分一樣,似乎任何人都不可或缺。甚至連張勁與林琳的爭吵聲,都是這份完美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拼圖。
就是這種感覺!
之前在小院中初見的時候,林遠夫婦還只是覺著完美。只是覺著美好。但是當坐進小樓中,再回想起之前小院兒所見時,再回味那種妙至毫巔的完美時,卻滿心的震驚和憧憬!
雖然剛剛進屋,卻已經開始想念數米外的那方小院兒了。
而且他們相信,如果他們現在走出小樓,進入令現在的自己憧憬的小院兒的話,他們又會想念這個小樓的舒適了……林遠在全世界各地,擁有華宅數以幾十計,擁有莊園數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佔地比張勁的這家小院更大得多。修建花費,更絕對不止千百倍。
但是,此時滿心震撼的林遠,甚至願意用任何一座,甚至幾座去換張勁如今的這座小院。雖然這也許只是林遠被震撼時不理智的念頭,但至少在此時此刻,這種念頭發自內心!
這還是林遠夫婦只是走馬觀花的看過後院一隅,尚未見到二樓的無敵海景,未知小樓東側綠竹掩映中竟然是一方溫泉流瀑的前提下。若是知道張勁這裡還有如此完善的‘享受設施’的話,恐怕林遠在衝動之下,會願意用所有自己名下的華宅去換張勁的這棟偏村小院兒!
以對自己小院的探討作為引子,張勁絮絮的又說了好久,才算終於讓林遠從那種對小院兒急於得到的衝動中清醒過來。話題也漸漸轉移到了為林琳治療的這件‘正事’上來。
“張小弟,我能不能問問,林琳這傷要怎麼治?差不多要多久的時間?”
林穀雨林的一句話,在將話題拉回來的同時,也將在座所有人的目光都拽到了張勁的臉上。尤其被自己臉上頭上的醜陋疤痕折磨好久的林琳,更是一雙眼睛瞪的跟燈泡兒似的,目光灼灼的使勁兒盯著張勁的眼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