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憑這雕工,就會有無數的人願意出到以百萬計的價格。”
聽到這裡,張勁想起前兩天老爸偶爾提起,眼前的這個柳老爺子竟然願意出兩百萬、甚至更高的價錢,購買自己那顆用十塊地攤玉雕出來的‘破碎虛空’。
所以,張勁對柳老爺子對於這個珠串雕工的價錢估計,頷首表示認同。
見張勁這個雕刻界的權威人士,點頭對自己的評價表示贊同之後,柳老爺子才繼續說:
“完美的材質加上完美的雕琢,在這個珠串上體現出來的價值絕對不是相加那麼簡單,甚至能讓這價值幾倍的增長!”
“幾倍增長?”
張勁在這一瞬間,腦袋有點缺氧。現在的張勁不財迷,只不過是瞬間被這個數字給弄的有點暈。不是因為太多,而是因為柳老爺子嘴裡說出來的這個珠串的價值與他預計的相差太大!
‘材料就價值幾百萬,雕工又價值上百萬,之後還有個‘幾倍增長’。那是多大的一個數字?’
然而,柳老爺子似乎還覺著給張勁的震撼不夠大,猶豫了一下後,再次用不確定的口氣,敲了一記重錘:
“我曾經看過一段野史,說是在慈禧當權的時候,有一位潘臺因為得罪了朝中一位貴戚而獲罪。
為了洗脫罪名,這位潘臺找了一個當時著名的巧匠,以十二顆翡翠玉珠製作了一串‘佛珠手串’,好像就叫做‘十二佛佑寶珠’。想要把它送給喜愛翡翠的慈禧太后。
但是似乎在運送途中不知所蹤。而這位潘臺最終也沒有逃過獲罪下獄的下場,最後死在獄中。
而這串‘十二佛佑寶珠’也至此徹底的不知去向。”
講故事似的說出一段道聽途說的野史後,柳老爺子才又繼續道:
“如果這串手串子,在鑑定後,證實它確實是野史所講的那個年代的東西。那麼就基本可以肯定,這段野史也許並非謠傳。而這串手串子,也許就正是‘十二佛佑寶珠’。那麼,它的價值至少還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再翻幾番!”
張勁的眼睛徹底直了,因為張勁知道這串手串子的名字確實就叫‘十二佛佑寶珠’,而且他還知道這個手串子的物史年限,是‘一百四十一年’,算一算的話,應該剛好正是慈禧太后那個敗家娘們當權的時候。
雖然確定了這串珠子的身份,但是張勁卻很難相信柳老爺子所說的‘翻幾番’的說法。按照張勁的理解,古玩,就是要‘古’才值錢。這隻有一百幾十年的東西,怎麼也說不上是特別古啊?
於是,張勁忍不住難以置信的反問出聲:
“翻幾番?”
“是,最少翻幾番!”
柳老爺子很肯定的回答後,才細細講解起來。
…………
張勁這個仗著‘作弊’,被柳老爺子這個‘真專家’誤以為‘專家’的‘假專家’,這才知道了一些類似與之前的棒槌們都知道的基本常識,這才算是稍微懂得了一點古董的皮毛。
原來,這能夠決定古董價值的因素很複雜,方方面面。而張勁所說的‘古’,只是其中之一!
除了年代之外,本身價值、稀缺性、流傳的典故軼事、相關人物的身份和知名度,都是古董的價值因素。
瀏覽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