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從深市到京市,要三個多小時的航程。所以當張勁完成了當天兩小時的學習任務後,航程還剩下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完成了當天學習任務的張勁,正想利用一下自己靈敏更賽狗耳的耳朵,竊聽一下葉紅和那個愛羞的大蘿莉聊天內容的時候,與張勁比鄰而坐的老爺子開口了。
“年輕人,你喜歡讀史書?好啊,現在這個年代,還能像你這樣,捧著一本史書看上這麼半天的年輕人可是不多了!”
見到有人搭訕,而且搭訕的還是一個年紀與自己父母差不多,至少也是知天命之年的老人,本著正常人應有的禮貌,張勁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
於是,張勁只好悻悻的放棄了竊聽的打算,轉而和這老爺子聊了起來。
“說實話,我對史書啥的倒不是很喜歡。只不過在飛機上閒著也是閒著,隨便找本書來消遣消遣而已,其實就是打發時間。”
如果不是前段時間自己看英國的、法國的、俄國的、阿拉伯的,亂七八糟的字母看的張勁想吐的話。如果不是《中庸》《論語》《荀子》《孟子》比這些史書更不合張勁口味的話,張勁還真就不會換了《二十四史》作為這段時間,每天學習的讀物。
張勁說的是實話,但是很顯然,這位老爺子並不相信。
哪有不喜歡史書,卻還能全神貫注的看上兩個來小時,連眼皮子都不往別處飄一下的?
要知道,這班航班的空姐可是長得不錯呢,尤其是剛剛給自己送毯子的那位,融成熟風情、幹練和制服誘惑於一身,別說頭等艙裡其他幾個凸肚油腸的傢伙那恨不得吞下肚子的眼神,就連自己這麼大年紀了,都忍不住偷偷盯了好幾眼。
哪有不喜歡史書,卻拿史書來當閒書看來打發時間的?
《唐史》可不是《龍虎報》或是《花花公子》,也不是《文摘》或是《讀者》,這是一本嚴肅的書!對於不解其味的人來說,它的枯燥程度也就僅比《X論》、《思想》和《代表》稍好一點而已。
要知道,根據調查。歷史這門課在學生心中,其討厭程度可是僅次於某一科,排在亞軍的位置呢!
雖然老爺子已然認定了張勁話有不實,但是倒也沒有戳穿,而是還很有老夫子範兒,就‘讀史’這個話題說道起來。
說起來,因為張勁之前一直看書,讓這老爺子找不到聊天的人,可是憋壞了呢!
“就算是當做閒書看,也不錯。‘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它的意義可不僅僅是針對帝王的。在現在這個社會,大到一國一邦的治理,小到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家庭的平穩、興衰,在史書上都能看到,得到借鑑。要我說,這史書可是比那些爛大街的這個成功人物、那個成功人物的傳記有用的多!”
“華夏的歷史……”
“文化的傳承……”
張勁對於史學的專業性雖然比不得那些窮經皓首的大師們,但是也是《二十四史》讀了近半,諸子百家看了一大部分的人物。
再加上張勁變態的精神力帶來的變態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對於華夏文化傳承方面,雖然與那些大師級人物還相去甚遠,但至少也算得上的博聞強記了。
比很多曾經在電視上充過大半蒜的半吊子都要強上不少。
所以作為這位老頭兒的捧哏者,張勁做的還是相當到位的。不但大部分話頭都能接得下來,而且還往往能夠引申開來,正好搔到這老頭的癢癢處。弄得這位過了嘴癮的老頭兒只覺著暢快不已。
這老爺子顯然是一位大漢文化的堅決擁護者,在把華夏曆史與其它國家歷史相對比的時候。他總是用不屑的口氣,把其它國家的歷史批得一文不值。用不吝華麗的辭藻讚美華夏曆史。
在這老爺子嘴裡,真正不間斷的傳承著文化的歷史只有華夏曆史。而其它國家,尤其是西邊那個大洲上的那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只有工業**後稍好,剩下的都只是一篇篇野蠻和落後的段落。
什麼柏拉圖、什麼亞里士多德,和先秦諸子比起來,統統靠邊站。
海盜文明?呸!
殖民文明?呸!
用這位老爺子的話說,那些歷史記載與屠宰場的流水賬差不多。除了血腥味之外,沒有一點點的翰墨書香。
這老爺子越講越有些慷慨激昂的味道,那激情甚至讓張勁產生了錯覺。
如果張勁要是把眼睛眯起來的話,模模糊糊的就像是看到了那個棒打鴛鴦散的何過之大師。除了沒有那麼古板,語言更加風趣之外。一樣的皇漢思想,一樣的激揚文字……[未完待續]
瀏覽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