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只預留吃飯時間。
加班期間三倍工資。
要想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個飽。
老崔院長開始說要加班的時候都是滿心不願,抱怨不迭,等按時段支付3~7倍工資的話出來,他們才勉為其難答應。
幾十號人齊上陣。
本來萎靡不振的眾人,再次幹得熱火朝天。
先是清理出此前就已經被發現的石佛,現在已經變成泥菩薩,看不清原來的模樣。
就在幾個隊員提著水桶,拿著水槍準備清理石佛的時候。
李嫣君卻攔住他們,皺眉道:“石佛不能在坑底清洗,造成的汙水往哪兒排?再說地下都是泥,只能越弄越髒,讓機械吊上去清洗。”
“嗯,李學士說的在理。”
“那……?”
“聯絡機械吧。”
負責後勤的人聯絡吊車。
在等待期間,夏傑跟李嫣君協助擦拭清理主建築的泥汙,這可是個大工程,也是個苦累活。
“李學士,吊車調來了。”
“哦,好!”
李嫣君抬頭看了眼,吊車的標誌吊臂映入眼簾。
夏傑聽到那轟隆的聲音,只見一臺龐然大物遮住陽光,紅色的面板,燈籠魚的外形。
現代人類把依物建造玩到極致。
吊臂慢慢壓下,鋼索隨之垂落。
一個考古隊員道:“我看不如用勒腰帶的方式,前後各一條鋼索,卡在衣角和腹部吊上去。”
立即有人反駁。
“我感覺不行,這樣不牢靠。”
“底座看似大,但是底部是空的,身子比較重,等吊機運做起來,必定會重心不穩。”
“嗯,我觀察過,底座好像就是內凹的。”
“從底部過,繩索怎麼綁?”
“我覺著可以,兩條繩索從底座穿過,腰部再進行固定,用衣服墊住繩索接觸的地方,儘量減少磨損。”李嫣君想想道,此時她渾身泥漬,有些髮絲都被泥點粘到一起。
她並未在意自身形象。
直接單膝跪在地溼軟的地上,勘察石佛底部的情況。
“可以在石佛底部先挖出點空隙,將繩索攢過去,讓吊機再降下來些……”
在李姑娘調理有序的安排下,石佛搖搖晃晃被高高吊起。
夏傑也沒閒著,趁著這時間。
他開始驗證自己的猜測。
記得自己當時來青龍寺的時候,曾經發現塔簷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問過後才知道塔簷上原來鑲嵌的是寶石。
為什麼沒人發現寶石呢?
昨天挖掘搭的支架非常牢固,現在依然屹立不倒,也正因如此,塔頂才能免遭泥水的汙染。
登上梯子。
他開始用潮溼的抹布擦拭瓦片上薄薄的灰土層,貼著瓦片的硬土在泥土的充分滲透下,變得黏軟不堪。
還沒擦兩下,抹布就變成泥片。
來來回回清洗過幾次抹布後,夏傑終於有所發現,在色淺灰色的大背景裡,一抹紅跳入他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