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梨衣似乎對御守光的這個回答有些失望,那玫瑰紅的眼睛中掩蓋不住的失落,讓御守光看到了都有些不忍。
就在這時,森島雅美將做好的飯菜端了出來,然後微笑著將食物分發給御守光和繪梨衣。
日本人採取的是分食制,中國最早的就餐方式則是分食的。
分食制就是用餐器具分開,大家坐在一起,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吃多少就要多少,夾多少就吃多少。
中國春秋戰國及更早時期,人們席地而坐,吃的時候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邊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
如《藝文類聚》載,戰國末期燕太子丹優待荊軻,與他等案而食。案,低矮狹長,很像現在北方農村裡的炕桌。
“等案而食”表明,兩張食案上放相同的飯菜,供兩個人各自據案分食。又據《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曾待客夜食,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客慚,自刎。”
顯然,中國春秋時就是分食的,如果坐在一起合食的話,便不會發生“飯不等”的誤會了。
而日本作為中國的“好學生”,一直學習這種就餐方式,延用至今。
森島雅美做的料理比較簡單,還是她最拿手的厚蛋燒,再加上鹽水白灼的西蘭花,以及看上去十分誘人的土豆紅燒肉。
媽媽甚至還特地泡了一壺綠茶,御守光知道森島雅美的用意,那就是茶泡飯。
這道是日本平民最獨特的料理,只是簡單地用茶水往煮的有些硬的米飯,就成了一道料理,看上去確實挺簡陋的。
但是對於御守光來說,曾經他和媽媽就是有一段時間將“茶泡飯”這頓料理當作日常用餐的。
那是御守光和森島雅美最難捱的時刻,但所幸,他們熬過來了。
森島雅美頓時將食物分好後,然後便坐在了繪梨衣身邊,用手語跟御守光說道,“小光,你和繪梨衣醬說,我們開動了吧。”
森島雅美和繪梨衣的交流無疑是很麻煩的,不像御守光,御守光是會手語的,所以他能看懂媽媽的手語。
但是繪梨衣雖然不能說話,但她能聽到,而且她不會手語。
森島雅美和繪梨衣的交流只能透過小本子寫著交流,而且兩個人都要寫,這面對面交流起來就很麻煩。
而御守光和繪梨衣交流是能用說話來交流的,方便很多,這麼下來,御守光似乎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為媽媽和繪梨衣之間的翻譯官……
御守光無奈,但還是聽從了媽媽的意見,溫聲對繪梨衣說道,“繪梨衣,我們先吃飯吧。”
繪梨衣頓時聽懂了,點點頭。
然後她看著森島雅美和御守光的動作,拿起了筷子。
御守光和森島雅美都將筷子用雙手合十的大拇指夾緊,然後閉眼做祈禱狀。
森島雅美和御守光,一個不標準的發音,一個十分標準的發音,“我開動了。”
然後他們一塊睜開眼,準備開動。
但御守光看到了繪梨衣笨拙的動作,似乎也想學他們一樣祈禱。
御守光哭笑不得,然後對她說道,“繪梨衣,你不用和我們一樣的,先一塊吃飯吧。”
繪梨衣似乎有些不解,拿出小本子寫道,“為什麼光君和媽媽要做那樣的動作。”
“因為是習慣啊。”御守光頓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