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他知道這顧南秋是什麼東西,都要為這說不上話的理正惋惜了!
師爺聽了之後,臉色緩和了一下。
這個年輕婦人說的也不是全無道理,每一個村子,基本上都是沾親帶故的。
這麼多年,演變而來,就成了一個族系村子。
理正雖然是官府指派的,但是跟族長一比,說話肯定是沒有族長好使的。
既然有這份心,他也不能強加指責了。
“罷了,既然如此,桃李村理正,你起來回話吧。”
理正剛剛已經嚇壞了,一想到師爺要治自己的罪,就嚇得雙腿發軟。
現在要站起來,都有些顫顫巍巍的。
過了好幾秒,整個人還是渾身發抖的。
顧南秋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隨後又朝著師爺欠了欠身:“師爺英明。”
是的沒錯,她拍了個馬屁。
雖然這個師爺看上去就剛正不阿,但是所有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呀。
特別是師爺這種,對她而言,在古代,已經算是清流了。
這麼誇一句,師爺的臉色就更加緩和了。
馬屁過後,師爺就要繼續審案了,他以為這個理正,是目睹了全部的過程,現在問下來,這個理正也不知道所有的細節。
“這位娘子,你可知道後來祠堂發生了什麼?”
顧南秋搖了搖頭,她知道,但是不能說。
當時她就在祠堂外面的一個角落裡面,興風作浪,推波助瀾。
如果說自己在,看到了什麼,姜老太太跟李老太太說不定會反咬一口。
雖然她站出來說祠堂裡面發生了什麼,能直接讓直接讓這次的案情一錘定音。
但是她不想這麼做,如果姜家的這三個人沒有都關起來的話,這就會成為一個把柄。
就算姜家人經過這次的事情,在村子裡面的名聲會一落千丈。
她可以不在乎名聲,但是三個孩子不行,她不能那三個孩子的前程來賭。
並且,她不喜歡這種被人握著把柄的感覺。
姜老太太想到自己是被顧南秋騙到祠堂的,乾脆梗著脖子,朝著師爺喊道。
“老身有話要說!”
師爺沒想到剛剛還是面色如土的老太太,竟然開口了。
“說。”
姜老太太指著顧南秋,眼底的憤怒呼之欲出。
“原本老身在家裡躺著,因為那殺千刀的兒媳婦如此對我的兒子,氣的都起不來床了。”
“偏偏這個顧南秋上門來,說李家在祠堂對姜老爹行兇,說打起來了,我才會上去理論,誰知道著了道了!”
顧南秋早就想到姜老太太會說這個事情了,左右她是佔理的,根本不怕。
反而是有些無奈的說道:“當時李家的老太太過來,為自己的女兒伸冤,偏偏拿著傢伙事,我以為是上門來找事兒的,雖然已經跟姜家分家了,但是到底是一個村子的。”
“姜老爹一個人在祠堂裡面,肯定會吃虧,我就去姜家,通風報信了,後來,我就來鎮上接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