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秦國現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的優勢。
在秦國的朝堂之上,兩個頂級的人才之中就有著一個公孫衍一直在心心念念著魏國。
就算是商鞅也不能說完全的忠心於大秦。
畢竟,如果沒有敖烈存在的話,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來說,嬴駟是要啥了商鞅的,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商鞅也起兵進行了謀逆。
當然,這並不能怪商鞅,但是,卻也不得不否認這將是一個隱性的威脅。
不過好在除了這兩個人以外,秦國也並非沒有其他的可用之人。
相對來說,對比於大周的話,秦國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但是,有一點不得不防,那就是,這偌大的中原,並非只有一個諸侯國。
此時的諸侯國,足足有著十多個。
而闡教出手的話,秦國很可能會面臨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的可能。
這樣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所以,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去管大周想要幹什麼,而是自己先帶著秦國幹些什麼。
秦國必須要提前展開攻勢,但是不能是刀兵相向。
最好的選擇就是貿易戰。
想到這裡,敖烈也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打貿易戰的話,現在的秦國擁有大量的財富,可以去大量的進口所有未來能用的著的物資。
可是如果這樣去進行操作的話,其他的諸侯國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貓膩。
所以,直接買進是肯定不行的。
那麼貿易戰是怎麼展開的來著?
符煦急得有點想撓牆,前世的敖烈僅僅只是一個理工生,突然要涉及到經濟貿易,敖烈就有點麻爪了。
要知道前世就考金融專業了。
敖烈自己想不出來,但是不代表敖烈就沒有辦法了,秦國還是有著很多的能人的。
比如說商鞅。
來到了商鞅的府上,敖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商鞅。
商鞅一聽,眉頭也頓時皺了起來。
以秦國如今的體量來說的話,任何一路諸侯都不會被放在眼裡。
但是如果面對各路諸侯的圍攻的話,那秦國還是真的有點壓力的。
是的,在商鞅的眼中,也僅僅只是有點壓力而已,危險是談不上的。
整理好自己的想法,商鞅向著敖烈說道。
“太師,天下諸侯看上去很是厲害,但是實際上,卻並沒有想象中的強大。”
說道這裡,商鞅頓了一頓,也是為了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首先,諸侯即使真的聯盟,其軍心不其,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攻破秦國獲取利益,而再此之前,更多的還是儲存自己的實力,而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出現,那麼,即使他們真的聯盟,也不過是土雞瓦狗一般,稍遇挫折便分崩離析。”
“而我秦國不同,面對大周的調令,我大秦無一不做,即使義渠之事我秦國只出工而沒有出力,但是,名義上也是沒有問題的,大周不可能找到我大秦的缺漏,那麼他們最多隻能找一個不太不合理的理由來調集天下諸侯攻秦。”
“這樣一來,秦國上下蒙冤,只會激發兵士們的鬥志,此消彼長之下,秦國雖然有壓力,但也並非沒有勝算。”
“當然,太師說的也有道理,能夠減少損失自然是要盡力施為的,在經濟上做手腳的話,我們只要提高商品的價格和關稅即可。”
“畢竟,有很多東西,是隻有我們秦國才能生產製造出來的,他們用完了,想要用,就只能來高價求購了,到時候是用貨幣交易還是以物換物,那就是咱們說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