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跑啊,你們的問題我早就跟你們說過了,是你們沒有信心而已。”
提起這事,也不怪劉文斌,畢竟此前他就說得很清楚了。
十月份的時候,他就把快遞和外賣這兩件事交待給徐詩然兩女去做了。
任務很重,也很輕。
重是因為這件事影響很大,投資也很大,對於沒有經驗的徐詩然兩女來說,自然是一個挑戰,且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
輕則是因為資金不缺,又有劉文斌的全力支援,她們只需要管好大致方向,把團隊管好,基本上也就成了。
像快遞公司,其實最重要的是團隊和場地。
然鵝,徐詩然她們負責的團隊,只需要組建團隊,管理好便可。
這個團隊的主要職責就是輔助!
因為整個快遞的運營都由機器人完成,從最頂層的系統設計,到最一線的接單,全部流程都由機器人完成。
論反應速度和執行力,機器人比人類更有優勢。
而且經過測試,錯單、漏單等意外情況也比快遞員要少很多很多。
當然,如今的快遞公司,還只在四大城市建立起團隊,其他中小城市還在進行當中,還沒來得及完成。
一是機器人工廠就算馬力開足,也沒辦法一下子滿足快遞公司的需求,二是這玩意兒真的燒錢。
廣告還沒砸,單子也還很少,不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廉價、快速、準確等諸多優點,絕對是很多小商家的首選。
快遞公司慢,但是外賣公司卻發展很快。
畢竟前者最少需要建立強大的物流體系、中轉站之類的, 這樣的進度能快,才怪了。
但外賣不同,只要在當地城市上線,立刻就可以接單了。
因此,當徐詩然還在四大城市奔波勞碌的時候,範春桃已經把外賣公司帶入到三四線城市了。
十多萬機器人,十多億的投資,已然初見成效。
即便如此,範春桃也仍舊沒什麼信心,甚至感覺很懵。
明明自己也沒做什麼呀,天天忙著輔助,除錯機器人的裝置,試執行等等。
好像就很簡單的流水線的作業,咋突然發現外賣公司就起來了呢?
甚至今天回來的時候,她還鬼使神差地用自己的外賣軟體下單點了一份外賣。
外賣很快,送單也很準確,因為機器人直接鎖定了手機所在位置,若不是大廈不讓進,機器人能直接送到她手上。
“老闆你說的輕巧,你看我和桃子,都瘦了!”
徐詩然變了不少,短短一兩個月,經歷了不少事情,變得更成熟了。
可站在劉文斌面前,還是忍不住吐槽,心裡多少有點異樣的感覺。
有感激、欽佩和恨,還有一點點親近。
“嗯,你不說我還真沒看出來呢,你們都吃不好嗎?不是說各地美食很有營養嗎?”
一兩個月連著跑了那麼多地方,她們自然也品嚐到了很多美食,可沒少在助理群分享呢。
“老闆,你這是坐著說話不腰疼呢……”
兩女的反擊很快,劉文斌呵呵笑著,聽著她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