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徐大龍事先的要求,游擊隊員們沒有發起衝鋒,他們繼續用子彈打擊殘存的日軍,直到將他們全部殲滅。
游擊隊員們這一次也僅僅只傷亡了三個人,他們無比興奮,士氣極其高漲。
睡不著,徐大龍吩咐高西嶺就帶著游擊隊員們衝進了鎮子,消滅了鎮子裡殘存的日軍。
三個小時後,游擊隊員們帶著繳獲的大批武器彈藥和各種物資,離開了鎮子,跟特戰隊員們一起返回了游擊隊的駐地。
游擊隊自從成立以來,從來沒有打過這麼痛快的仗。高西嶺和游擊隊隊員們對於徐大龍和他手下的特戰隊,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答應幫助特戰隊渡過丹佛海峽,並且在他們返回的時候進行接應。
在這次作戰中,游擊隊繳獲了日軍兩部報話機,特戰隊員們教會了他們如何使用,並且規定了跟特戰隊聯絡的方式,以方便相互之間的聯絡。
徐大龍告訴高西嶺,讓他們防止日軍報復,建議他們從現在的駐地轉移。
高西嶺等人對徐大龍十分佩服,向他請教了很多關於開展游擊戰爭的問題,徐大龍耐心地給予瞭解答。
高西嶺等人說話算數,由他親自帶著一個分隊的游擊隊員,陪同徐大龍找到了一個他們熟悉的漁村,幫助徐大龍等人前往海邊,準備渡海。
有了高西嶺等人的幫助,徐大龍他們的行動就方便了許多。高西嶺他們是本地人,對這一帶的地形、敵情都十分的熟悉。他們早已經摸清了日軍海上警備隊的活動規律,當天晚上就安排了一條機帆船送徐大龍等人渡海。
為為了答謝徐大龍他們,高西嶺親自帶著幾名游擊隊員也登上了機帆船。
機帆船的船長是一個40多歲的漢子,他從小就生活在這裡,。對於這一代的海情十分熟悉。
在海岸附近有很多礁石,還有很多暗礁,不熟悉情況的人把船開進去,基本上就會船毀人亡。這條機帆船卻從容地穿行在明暗的礁石之間。當他們離開了海岸去海里,躲在一片礁石後,大約過了20分鐘,遠處就傳來了機器的轟鳴,還能看到點點亮光。
藉助著月色,眾人看到一條日軍的炮艇從前方不足一海里的地方開了過去。
等到日軍的炮艇看不到蹤影的時候,船長再次發動了機器,機帆船向遠方駛去。為了加快速度,把帆也都升了起來。等到可以看到新加坡的燈光的時候,船長將機器熄火,船藉助著風力向前駛去,不久以後就進入了一條狹窄的水道,很快就停在了岸邊。
徐大龍對船長表示了感謝,送給他兩百英鎊。船長看到徐大龍出手如此大方,十分高興,連聲感謝。
隨後徐大龍跟高西嶺等人告別,率領特戰隊在高西嶺派來的一名游擊隊的嚮導帶領下,前往新加坡。
高西嶺派來的嚮導也是一名華僑,從小生長在新加坡,19歲那年,才跟著父親到吉隆坡經商,對新加坡十分熟悉。在他的帶領下,在新加坡郊區找到了他的一個親戚,將特戰隊暫時安頓了下來。
新加坡和吉隆坡距離不遠,都同屬於日軍第二十五軍管轄。
在吉隆坡,日軍一名通訊參謀失蹤,他攜帶的一些重要檔案也不翼而飛,這當然是徐大龍的特戰隊所為。不過當地的日軍卻把這件事情歸結到了當地的游擊隊身上,這件事情他們也向新加坡的日軍進行了通報。
通報的主要內容是有關一些機密檔案洩密,讓他們對於那些檔案涉及的事項進行處理。這件事情並沒有引起新加坡特高課的重視。
不過,緊接著日軍的一個步兵中隊被游擊隊全部殲滅,這件事情就耐人尋味了。在馬來西亞,尤其是在吉隆坡一帶,這樣的事件極其罕見。
吉隆坡的特高課派人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調查,他們在交戰的戰場上,看到了日軍和當地游擊隊都不擁有的子彈殼,據此推斷出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參加了這場戰鬥。正是因為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強悍,才導致了日軍一個步兵中隊的全軍覆滅。
特高課方面又想起了一件事情。當初在吉隆坡的那家照相館,他們發現了一個華夏國內北方口音的人,覺得很可疑,於是就對他進行盤查,結果此人進行了激烈地反抗,並且攜帶武器,此人身手了得,應該是接受過特殊的訓練。不過當時就只發現他一個人,特高課方面進行了調查,並沒有發現他有同夥,當時也猜測這是個人的行為,是一個單獨的抗日分子。
現在把兩件事情聯絡到一起,就引起了吉隆坡特高課的高度警覺。他們認為有一支執行秘密任務的特殊部隊,在吉隆坡以及周邊地區活動,目前目的不詳。他們也將此事通報給了新加坡的特高課。
新加坡的特高課長松田是個極其敏銳的人,前不久他接到的線報是陳先生目前就滯留在新加坡。他馬上將這件事情跟陳先生聯絡了起來,認為極有可能有一支來自華夏國內的特種部隊到達了吉隆坡,有極大的可能還會渡海來到新加坡。
他馬上就跟海軍方面進行了聯絡,讓他們嚴加盤查。而此時徐大龍等人已經渡過了丹佛海峽,海軍方面並沒有發現可疑的船隻,也沒有發現這支特殊部隊的蹤跡。
特高課長松田卻絲毫不敢大意,派出了大批眼線四處打探訊息。
他認為陳先生即使加上隨行人員,人數也很少,又有他的大批的追隨者提供掩護,要想直接找到陳先生,十分困難。而這支秘密部隊人數應該不少,而且來自華夏國內的北方地區,口音也比較特殊。他們還是外地來客,要想找到他們的蹤跡,總體反而要簡單一些。
他相信這支隊伍就是為了陳先生而來,他們一定會設法跟陳先生取得聯絡。如果能夠發現這支特種部隊的蹤跡,盯住他們就能找到陳先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