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嶽指揮的戰車大隊一馬當先,衝向了日軍的陣地,孫德勝的騎兵大隊緊隨其後。
日軍守備部隊裝備相對落後,火炮的數量也很少,看到這麼多的坦克、裝甲車衝了過來,急忙用火力進行攔截。然而他們那少得可憐的火炮和機槍、步槍根本就攔不住坦克和裝甲車叢集。
眼看著一群鋼鐵怪獸衝了過來,日軍的官兵們即使再勇敢,知道根本就擋不住。
看著敵軍越來越近,當坦克和裝甲車上的機槍打倒了一大片日軍官兵之後,他們還是崩潰了,四散而逃。
騎兵大隊的官兵們騎著快馬追逐著敵人,不久以後就吃掉了眼前的這股敵軍。
徐大龍決定只留下500名游擊隊員堅守在橋頭的戰壕,他率領了戰車部隊和騎兵大隊的主力,離開了大橋,沿著公路向前行進了大約兩公里,在一片開闊地上停了下來。他們準備對前來奪橋的日軍發起攻擊,將他們各個擊破。
在大橋的北面,日軍的增援部隊,正在源源不斷趕到,此時聚集在大橋附近的第37師團的部隊,已經超過了一個步兵聯隊,還有額外加強給他們的一個炮兵大隊。
很顯然,日軍對於奪取匯涼州河大橋是勢在必得。
日軍架設好了火炮,與李振東的部隊開始了炮戰。不久以後,日軍就發起了進攻。
此時中條山指揮部所屬的部隊已經向日軍發起了進攻。日軍深知大橋的重要性,時間對於他們來說也十分寶貴,於是日軍一上來就直接以一個大隊的規模發起了進攻。
多虧了游擊隊帶來的戰壕挖掘機。此時加強團的官兵們全都進入了戰壕,他們以勐烈的火力封鎖著前面平坦的道路,日軍完全暴露在果軍的火力網當中,根本就衝不上來。
果軍的官兵們躲在戰壕裡,看到日軍的官兵一片片倒在了陣地前沿,一個個都很興奮,對於守住陣地充滿了信心。
日軍的指揮官是熟悉大橋的情況的,他實在是想不到,敵軍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挖掘出了大量的戰壕,面對著這種糟糕的地形,他有一種束手無措的感覺。
他一面命令炮兵對敵軍不停地進行炮擊,一面將這裡的情況向上級做了彙報。
日軍第37師團師團長此刻的感覺就是焦頭爛額,這次中條山指揮部的戰役企圖隱藏得很深,日軍事先並沒有察覺到,因此當果軍的大部隊突然發起進攻的時候,日軍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多虧第37師團在此地已經駐紮了很久了,他們也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才勉強遲滯了果軍的進攻速度。
第37師團長一面將這裡的情況上報給筱冢義男司令官,請求戰術指導,一面命令部隊堅決地擋住果軍部隊的進攻。
壞訊息不斷傳來。果軍的兵力龐大,準備充分,進攻的強度十分勐烈,不斷有陣地被突破的訊息傳來。日軍節節後退,勉強地支撐著。
筱冢義男接到了報告,大吃一驚。他看了地圖之後,感覺情況十分的嚴重,趕緊命令在中條山西面的日軍第112師團前去增援。
日軍參謀長擔憂地說道:“第112師團距離戰場太遠了,就算是沒有敵軍的攔截,至少也需要兩天半的時間才能夠趕到戰場。
涼州河以北地形平坦開闊,無險可守,敵軍的兵力眾多,第37師團很有可能會被敵軍包圍殲滅。
涼州河以南地區地形複雜,便於防守,我建議第37師團立刻退往涼州河以南地區,和守備第33師團會合,兩個師團合兵一處,避免被敵軍各個擊破。”
筱冢義男也認為這是目前解決困境的最好的方法,於是就給第37師團長髮去了電報,讓他立刻率領部隊度過涼州河,過河以後,守住涼州河大橋,將果軍的部隊阻擋在涼州河以北地區,然後和第33師團合兵一處,打擊果軍的第72軍的部隊,等待援軍到達。
第37師團長面對著眾多的敵軍,他知道僅憑自己一個師團的部隊是抵擋不住的。
他也認為筱冢義男的命令,就是擺脫第37困境的最佳方案。於是他命令部隊收縮陣地,向涼州河大橋靠攏,同時命令已經趕到涼州河大橋的部隊務必儘快拿下大橋。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資料和書籤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