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行商人蜀的必經之地。
是個天然孕育馬匪的好地方。
這周圍。
方圓幾十裡地。
足足有七八股馬匪。
他們缺糧少銀子了,就過來劫掠一番,大都是打劫那些過路的。
也不怎麼殺人。
收夠了銀子糧食,就再回去。
一進入荒漠戈壁,那就是大海撈針。
官府的人基本上就找不到了。
就算找到。
也得浪費無數的人力,財力,物力。
就算最後剿匪成功。
過不了多久。
又會有新的馬匪出現。
惡性迴圈。
沒辦法。
這裡的環境,無論是地理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都太適合培養馬匪了!
於是。
經過多年的發展。
彼此之間慢慢的磨合。
官府和馬匪,逐漸就形成了一種平衡。
馬匪打劫,不殺人。
只要銀子和糧食。
也不會一次性把人都給劫光,給大家都留一些活路。
官府就當作沒看到。
不會對馬匪窮追猛打,趕盡殺絕。
當然馬匪也會為石泉,抵抗一下偶爾來自於戈壁沙漠上的那些狼群。
使得石泉不受野獸的侵擾。
這種平衡。
自從建立起來以後。
就這樣一直保持著,延續著。
無論哪一代官員過來,都不敢輕易的打破。
即便是固城的王家,漢中的盧家。
也不理會。
而無論馬匪怎麼更迭,也沒有人敢輕易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