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衛東把軍艦退還給了大毛。
那些老式軍艦在雷衛東手裡就是累贅。
戰鬥力不強只能打海盜不說,還因為老化嚴重,每年都需要花費巨資進行保養。
大毛繼承了毛熊那麼多遺產,為什麼沒有崛起。
一個關鍵原
因就是毛熊生產的武器裝備考慮的是實用性。
武器,無論是坦克還是飛機亦或者軍艦,在戰爭時代都是消耗品,其使用壽命非常短。
就好像飛機,一般只有幾十個小時。
坦克和軍艦壽命長點,但也不會太長。
所以毛熊在生產武器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簡單實用,最後才考慮使用壽命。
這種想法不能說不對。
二戰中,毛熊就是靠著這種生產模式,用數量壓倒了漢斯虎的質量。
就好像坦克。
一開始是漢斯虎的三號、四號坦克比不上毛熊的T34和KV。
戰爭初期漢斯虎的裝甲洪流的勢如破竹,是因為其戰術得當將毛熊軍隊打蒙了,在加上空中優勢以及毛熊坦克缺少無線電,無法進行有效的指揮。
才在大規模坦克戰中以少勝多。
不過在小規模的坦克遭遇戰,漢斯虎經常被T34和KV坦克弄得狼狽不堪。
不過這一切隨著虎式和豹式的出現改變了。
虎式和豹式的出現,讓漢斯虎的坦克在質量上牢牢壓制了毛熊一頭。
但可惜!
虎式和豹式生產的數量太少了,根本無法應付由T34組成的坦克海。
於是在43年之後的戰爭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漢斯虎和毛熊之間的坦克戰。
毛熊的坦克軍團知道自己的坦克比不上對方,於是一上來就採用決死衝鋒模式,把T34坦克的速度開到最快,衝上來和漢斯虎的坦克進行拼刺刀。
漢斯虎的虎式和豹式則利用自己火力和裝甲的優勢,一邊射擊一邊後退,儘量拉開和大毛坦克之間的距離。
只可惜,虎式和豹式坦克的機動性不如T34!
往往在擊毀大量毛熊坦克後,就被其衝了上來,陷入大毛坦克的圍攻。
四五輛T34坦克打一輛虎式和豹式。
虎式和豹式是強,但也不是無敵。
面對近距離拼持刀,即使裝甲再厚也會被擊穿擊毀。
為了不全軍覆沒,不得不在空軍和炮兵掩護下撤出戰場。
於是搞笑的一幕出現了。
雖然每次戰鬥,漢斯虎的坦克都能以一當十,以損失一輛坦克的代價擊毀毛熊十輛坦克,但因為擋不住T34的坦克海。
不得不退出戰場將戰爭主動權拱手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