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解放戰爭,部隊軍官升職的就慢多了,很多人參軍好幾年也只是排長連長、運氣好了能做到副營長。
至於和平年代就更不行了。
一來立功機會少,香江就是案子再多,也不可能和戰爭年代比。
二來,你就是立功再多,想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前面位置都是人,一個蘿蔔一個坑,沒人讓位怎麼給你升。
底層還好,到了中高層,比如警司,升職不光有人讓位,有功勞,資歷也要佔很大一部分。
大梟雄中的莊爺能在迴歸之前坐上一哥的位置,和其老牌探長的資歷分不開,整個警隊都是其晚輩、下屬,他不升誰升。
廉政公署中的郝仁,能在八十年代就成為署長,也是因為其是廉政公署第一批專員,資歷夠再加上功勞大才升上去的。
要不然,僅僅功勞是不行的。
但這樣一來,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主角的年齡。
七十年代初二十多歲,到了八十年代女神輩出的年代,可就三十多甚至四十,九十年代就要奔五。
再和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女神談戀愛就有些不合適,強行的話會沒有代入感。
如果讓主角八十年代出道,和女神談情說愛容易,升職就有些麻煩。
即使是科班大學生出來,也不可能太快,迴歸前高階警司已經頂天了。
電影的世界是直接跨越二十年,從一代變成二代來解決警司到警務處長的過渡問題。
港影梟雄則從商業入手,讓老王成為商業大亨,香江經濟的操控者,其警察的職位反而可有可無,以交易的方式讓自己在警隊升職。
一句話,不幹警察我就只能當首富,到時候……
考慮到這些,特意把主角年齡設小,74年的時候13歲,進入八十年代也才十九歲,九十年代也就三十出頭。
和女神談戀愛年齡正正好好不說,自身資歷也夠,畢竟是從雷洛時代走出來的老人,比陳家駒這樣的晚輩天然高出一頭。
升職就變得容易多了。
不要覺得十三歲當警察不現實。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在內地特別是七八十年代時期,很多十四五歲甚至十二三歲孩子不上學之後,不想混社會,就只能進廠頂替父母的工作,為了能順利進廠,很多人把自己的年齡都改大。
十二三歲改成十七八的比比皆是。
至於香江。
窮人家孩子,十二三歲就出來工作的也有很多。
程龍大哥的老婆林風嬌,因為家裡窮,十二歲就出來幫人種地賺錢,大一點就去舞廳當舞女。
性感女神溫碧暇,十五歲就經濟獨立。
要不是和朋友逛街的時候被大導演黎大煒看中,進入演藝圈,社會上就多了一小太妹。
電影《靚妹仔》中,溫碧暇無什麼演的那麼出神,因為這幾乎是其本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