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更是上上之選,不為紅塵事牽絆,能夠更好的發揚武術。
於情於理,姜老都更想讓李牧去接下宮寶森身上的擔子。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更是人情世故!”
宮寶森搖了搖頭,人生在世,紅塵之中,任何人都難以逃脫世間的蠅營狗苟。
“一日在紅塵,終不能免俗。”
李牧喝了口茶,感嘆武者心思不純,如何能走上絕顛。
“說得好,李牧我想考考你,身為武者,路遇不平事,你會怎麼做?”
宮寶森微笑著看著李牧,說出了自己的問題。
“武者全憑心中一口氣,路遇不平事,自當仗劍相助,捨生取義。”李牧肯定的說道。
“若因此惹上麻煩,有殺身之禍,你覺得值不值?”宮寶森反問。
“在我心中沒有值不值,只有對與錯,武道一途,砥礪前行,只要無愧於心,我就會做。”
李牧的回答讓宮寶森很滿意,年紀輕輕就有這份見解十分難得。
“俠以武犯禁,你覺得對,殺伐果斷,但無意結下仇怨,週而復始,你該當如何自處?”宮寶森喝了口茶,繼續問道。
“自當是以殺止殺,臨濟錄中有記載,爾欲得如法見解,但莫受人惑。向裡向外,逢著便殺。”
“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始得解脫,不與物拘,透脫自在。”
李牧沉思片刻,眼神中透露著堅定。
“你武道之心堅韌,但有些過於偏執了,須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你知道刀為何要有鞘嗎?”
宮寶森眼神飄忽,言語中處處透露這玄機,他這是在試探李牧,看李牧對武道一途的決心。
還好目前來看李牧的武道之心堅若磐石,似乎不受任何人的影響。
“自然是藏鋒。”李牧不假思索的回答。
“說的好,人如刀劍,習武之人天性好殺,性格剛烈,最易以武犯禁,傷人性命。”
“刀劍尚有鞘藏鋒,人也該知進退,懂收斂,把鋒芒的性子藏在世俗的規矩和禮法之中。”
“年輕人須知過剛易折的道理。”
宮寶森循循善誘,因為他覺得李牧太過鋒芒畢露,這樣容易招惹麻煩。
“和平年代,自然要收斂,但亂世用重典,現在國難當頭,兵荒馬亂,世道逼人,刀劍該如何?”
李牧反問,無論是宮寶森還是姜老都沒有說話,反而陷入了沉思。
“該持三尺青峰,殺他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