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錢唐那個級別的,過來了就必須大刀闊斧,沒什麼好說的。
胡儼年輕,雖然和公主訂婚,但卻沒有成親,地位不算太高。但是他作為一個學者,十分踏實肯幹,懂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屬於張希孟也比較賞識的年輕人。
讓他過來,也是理所當然。
雙方互相通氣之後,胡儼立刻意識到了問題,安南這個國家,老百姓確實太苦了……按理說這裡水熱條件極好,產出也算不少,老百姓應該能過得很好。
但是對不起,自從安南自立以來,就總是處於戰亂之中。
自己打,和外人打,元朝三次進攻,安南勉強抵抗,付出了巨大代價,總算保住了國家,但是安南卻沒有休養生息,與民休息。
反而繼續向南,對占城發動攻勢,北邊捱了揍,跑南邊找補。
這個思路也是絕了。
國家時刻處於戰亂之中,老百姓一刻不得安生。
安南還推行世兵,這麼大的國家,一次動員出十二萬人,簡直讓人咋舌。
胡儼瞭解情況之後,立刻制定了相應的方略,支援均田,但同時要降低稅賦,把田賦定在百分之十,除此之外,再也沒有額外的稅收。
這條命令下去,安南就不是沸騰了,而是直接炸鍋了,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最先完成均田的清化百姓,唱著歌,跳著舞,把稅糧送到了張東的軍營中。
這個舉動,簡直把人都看傻了,還有樂顛顛去交稅的,這是什麼樂事嗎?
還真就是樂事,過去一半的收成要交上去,除此之外,還要供養地方豪強地主,層層疊疊,老百姓連三成收成都保不住,哪裡來的熱情。
現在可不一樣了,自己能留下了九成,這個賬誰都能算得清楚。
他們如此興奮,完完全全,感染了周圍所有的人。
還沒等明軍過來,各地就有軍戶牽頭,組成民兵,丈量土地,只等明軍過來,就可以大功告成。
因為胡儼還頒佈了一條命令,均田之後,得到土地,就廢除所謂的世兵……所有百姓,全都一樣。
就算是世兵子弟,也能入學,參加考試,成為官吏。
在大明,能進入軍中,那是一步登天。可是在安南,作為世兵,卻是悽慘無比,被人鄙視的行業,屬於賊配軍。大宋正統在安南了。
有了這一條命令,數量眾多世兵子弟,完完全全,站在了大明這一邊,短短時間之內,就有三分之一的安南土地,落實了均田。
而安南的貴胄,也是惶恐驚駭到了極點……他們聚集在升龍府,聚攏了超過十萬兵馬,準備決一死戰!
對面的明軍也做好了準備,張東麾下三百多人,王弼調集了八千五百人,雙方加起來,還不到一萬人。
可是在他們的身後,有足足二十萬民夫,這二十萬人後面,還有百萬百姓,聲勢浩大,支援此次行動!
“我以為此戰,我們必勝!”胡儼握緊了拳頭!
..23xstxt.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