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朱標的信,朱棣看得連連搖頭,我這個大哥啊,你也太心軟了。而且你根本沒搞清楚,辛旽是個什麼狀況……
朱棣只能來找張希孟,把朱標的信遞了過來。
“先生,你瞧瞧吧!”
張希孟看過之後,就把信放在了手邊,而後道:“你怎麼看?”
朱棣立刻道:“先生,你未必知道,辛旽那個傢伙,在冬天的時候,穿狐裘,一頓飯吃八個菜!”
張希孟怔了怔,笑道:“這麼說比你吃的還多?”
“多了足足四倍啊!”朱棣咬著牙道:“他吃得好,身邊還有八個人伺候,可他的部下,就是吃糠咽菜,有人冬天還穿著草鞋,這都是我親眼看見的。先生,你當初和父皇他們創業,可是這樣?”
張希孟搖頭,“自然不行,其實當初創業的時候,我們主張上下一體,平時大傢伙的待遇都差不多,只有那些繳獲多,屯田多的,能給自己留下些好處。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身上穿的衣服,腳上的鞋子,都是皇后娘娘親手做的。”
朱棣用力點頭,“沒錯,師父和父皇那才是正兒八經同甘共苦,一起創業。像辛旽這種,才有幾千人,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就跟士兵分成三六九等,開始居高臨下,頤指氣使。他要是能成大事,豈不是,豈不是說先生和父皇白費力氣了。”
張希孟眉頭挑動,話自然是這麼說。
“朱棣,你確定看到的都是真的,不是辛旽跟你演戲?”
“當然不是!”朱棣嘿嘿笑道:“師父,我研究你那套東西,已經很有心得了。我要是真的挑出來一個仁君典範,豈不是給大明惹禍嗎!”
張希孟點頭,“行!這麼說起來,你倒是進步很快!不過你也不能對高麗那種地方,要求太高。能有辛旽那種人,已經算是鳳毛麟角了。太子想要,就給送過去吧!”
朱棣忍不住失望,“先生,這是婦人之仁啊!如果我把辛旽的腦袋送給高麗的貴胄,最起碼能換來五十萬兩銀子。而且辛旽的部下會悲憤不已。到時候哀兵必勝,隨便放出去,就是咱們手裡的快刀,正好拿來除掉高麗貴胄啊!”
張希孟點了點頭,“你小子是真的把大缺大德四個字,刻在了骨子裡……不過我想告訴你,這是你大哥的要求,你明白嗎?”
朱棣怔了怔,而後點頭道:“我懂,大哥幫了我太多,我不能忤逆大哥的意思!”
張希孟搖了搖頭,“你還不懂!朱棣,你知道我為什麼教你那套東西嗎?”
“為什麼?自然是弟子天資聰穎,稟賦過人啊!”
張希孟冷哼,“朱棣,要僅僅如此,你二哥、三哥也都可以!我真正選擇你的原因,是因為我知道,不管你學到什麼程度,你都尚存一絲善良,都有牽掛,有在乎的東西。這才是最重要的!”
學大缺大德不難,難的是學了一肚子大缺大德,還能尚存一絲善良……是嗎?我是這樣的人嗎?
返回王府的朱棣,坐在椅子上,思前想後,他也不確定,俯身低頭,想要找本書看,結果卻在抽屜裡面,發現了厚厚的一摞信。
寫信的人是張庶寧。
他們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沒有見過面了,但是卻沒有絲毫的陌生感。
張庶寧在信裡,跟朱棣絮絮叨叨,說了很多。
比如他有一個同學,每次臨近休沐的時候,就會每頓少吃一個饃,積攢兩天,攢下幾個白饃,帶著回家,給弟弟妹妹們吃。
張庶寧知道這樣少吃飯不好,上課的時候,也會偶爾聽到肚子咕咕叫的聲音……但他沒有辦法說什麼。
因為他沒有體驗過,捱餓的滋味。
還有,一次休沐歸來,班裡少了一個學生。
張庶寧隨著老師一起去學生的家裡檢視……他們到了一座破爛的茅草房前面,暴雨澆塌了房頂,老爹為了修房子,又摔傷了腿。
學生見家裡太難,要給老爹治腿,拿不出錢,就決定留在家裡,不去學堂。
結果瘸腿的老爹,揮起巴掌,一下一下,打在了兒子的臉上,這個漢子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