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孟娓娓道來,劃了一圈又一圈。
很多人是完全聽不懂,尤其是花雲這種,他屁股來回挪動,左顧右盼,心說劃了這麼多圈,咱到底是哪一圈的?
不會是在外面的一圈,根本沒人管吧?
這時候毛貴輕咳一聲,“張先生劃分的幾個等次,讓我也茅塞頓開啊!赤縣神州,中原核心。在這裡,是我們必須拿出心力,做到最好的地方。均田,教化,不能有半點差錯。誰敢違背天條,誰就要掉腦袋!”
“而在次一等,諸位藩王屬地,就可以稍微寬鬆一些,均田之政,不必那麼嚴格。”
花雲眼前一亮,就是可以兼併唄?
不過貌似他還不是藩王!
“藩王轄地之外,其實就類似原來的藩屬國,原來他們只要向中原納貢稱臣即可,中原王朝不大會干涉他們的事情。但是為了確保這些國家忠於大明,奉行華夏教化,則需要安排總督前往。”
毛貴將目光落到了花雲等人的頭上,這幫武人總算明白過來,原來是讓他們去海外當總督啊!
什麼總督,分明是土皇帝啊!
這個好,實在是太好了!
在張希孟看來,任何國家的疆域都是有極限的,就像是蒙古帝國,疆域那麼遼闊,但是對不起,即便蒙哥汗在位的時候,西半部疆土也是由拔都掌控的。
等到元朝立國之外,西域之外,就跟大元朝只剩下名義上的關係了。
張希孟規劃了這三層,幾乎就是大明掌控的極限。
接下來就是一些關鍵的節點,要掌握在大明手裡。
最後針對那些力不能及的地方,只要保證通商,並且能瞭解他們的情況,也就足夠了。
在場眾人,靠著毛貴的解釋,勉強弄懂了張希孟的意思。
可問題是張相公講這個幹什麼啊?
能有什麼用?
乾脆讓我們往外面打就是了,還不是搶到哪裡,就是哪裡!
張相這次講的不如以前好,差評!
可就在這堂課剛剛結束,禮部就傳出訊息,琉球中山國仰慕大明風華,自願歸附,請求上國派遣官民,教化蠻夷。
朱元章對於這個彈丸小國的請求格外重視……琉球心懷上國,忠心可嘉。仰慕華夏,雖為蠻夷,實則與大明子民無異。
故此派遣總督一人,率領文士,攜帶書稿,渡海教化,自此之後,琉球為華夏之國矣!
這道旨意下來,琉球雖然不大,但卻拔得頭籌。
而且之前高麗鼓動過不徵之國的事情,很可惜,在張希孟這裡,沒有不徵之國,只有自願歸附的華夏之國,還有不那麼聽話,需要教訓的蠻夷之國!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