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到底只是一員大將,眼界格局,限制了他……主公,咱們的勝算又增加啊!”張希孟不無喜悅道。
朱元璋臉上含笑,微微點頭。
張希孟卻又想起一件事,“主公,莫非你早就料到,察罕沒法順利撤兵,孛羅帖木兒會給他添亂掣肘?”張希孟都驚訝了,因為不只是他,也包括朱升,兩個人都覺得決戰時機不是那麼成熟,如果察罕選擇撤兵,就讓所有佈置功虧一簣。
可問題是如果朱元璋能算定察罕沒法順利北歸,不得不在黃河兩岸,同大明決戰,那這個境界就太不一般了。
老朱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了?
怎麼沒人告訴我?
許是感覺到了張希孟眼神之中的驚訝讚歎,老朱大為受用,滋味很美妙。
不過老朱卻也知道,這不是裝蒜的時候,任何一點誤會,都可能引起誤判……因此他決定和張希孟說實話。
“咱是看出了元廷的內鬥,但……咱想的是元皇帝和皇太子,他們父子反目!”
老朱和張希孟說了實話,由此也引出了當世第一大孝子,大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的故事。
愛猷識理達臘的母親是高麗妃子奇氏,按理說他不是老懞古正黃金旗的,是沒有資格成為儲君的。
但是他的運氣很不錯,元廷殘酷的內鬥,加上皇后嫡子早喪,給了他往上爬的機會。
而且愛猷識理達臘很好學,是皇族裡面的做題家。
從小他還在脫脫的府中長大,脫脫經常抱著皇子,策馬狂奔……為了培養愛猷識理達臘,請來了最好的老師,拼了命灌輸知識。
給他講解《孝經》,編纂教材,又給他講貞觀政要等等書籍。
可以說是萬般功夫,都用在了他的身上。
如此一來,究竟學到了什麼,是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呢?
很顯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當初脫脫曾經阻止冊封愛猷識理達臘為儲君,脫脫的理由也很簡單,皇帝還不算老,皇后還可能生產,急著立庶子幹什麼?
結果就因為這一句話,給脫脫招來了殺身大禍。
當初哈麻害脫脫的時候,愛猷識理達臘和他媽,高麗皇后奇氏都出了大力氣,最終促成罷免脫脫。
一出手就毀了他們大元朝最後的支柱,這孩子是真有前途,很值得培養,遇到了坑害大元的事情,他是真上!
成功弄死了脫脫之後,愛猷識理達臘還是不遺餘力,在坑大元朝的路上,越走越遠……他覺得犬父無能,必須把皇位讓出來,效仿宋徽宗,內禪皇位。
很顯然,這種事情朝中稍微有點腦子的,都不可能答應。
然後愛猷識理達臘就跟他媽,還有同樣來自高麗的太監樸不花互相勾結,沆瀣一氣,不停殘害大元朝最後的忠臣。
朱元璋在南邊打天下,愛猷識理達臘就在北邊勤勤懇懇挖牆腳。
就衝他坑大元朝這麼使勁兒,還以為他是朱元璋失散的親骨肉呢!
不然外人怎麼可能這麼孝順啊!
這些事情,涉及到了宮廷秘事,外人很難知道,朱元璋又是從哪裡聽到的?
別忘了,愛猷識理達臘小時候不是在脫脫府上嗎!
他跟脫脫的兒子哈剌章是玩伴,童年好友。